继续稳步推进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拓展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股权融资渠道
深化新三板市场改革,推进市场精细化分层,研究差异化的发行、交易、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安排
积极引导各类长期资金有序入市,大力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
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既防止“黑天鹅事件”事件发生,也防止“灰犀牛”风险发生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昨日表示,和我国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融资需求相比,我国资本市场仍然是金融体系中的一个短板。下一步,证监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围绕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风险、深化改革三项任务,努力建设现代化的,既具有中国特色、更富有全球竞争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李超是在“第八届财新峰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他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我国资本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有活力和效率的一环,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这为新时代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道路。
李超表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他具体提出了下述几个方面的工作安排:
一是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包括着眼于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继续稳步推进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拓展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股权融资渠道。发挥资本市场在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完善和改进交易所债券市场制度、机制基础上,积极推进债券市场品种创新,更好满足不同企业的发债需求。引导期货市场健康发展,为实体产业提供更好的定价管理和风险管理服务。
二是紧紧围绕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证监会将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举措,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有利于增强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风险的开放新机制。同时,落实细化放宽证券行业外资准入的政策,推进境外上市备案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沪伦通的论证工作,完善QFII、RQFII的相关政策。还将加快建设国际化的原油期货市场,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支持交易所和行业机构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开展金融创新,为跨境贸易、投资、并购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
三是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改革。证监会将进一步深化新三板市场改革,推进市场精细化分层,研究差异化的发行、交易、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安排;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退市制度改革,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各类长期资金有序入市,大力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推动修订证券法、制定期货法,推动出台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等行政法规,努力提升依法治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