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间价定价机制,周一(10日)人民币中间价能否跌穿6.70主要取决于过滤机制如何发挥作用。由于美元在假期上涨幅度较大,如果不考虑过滤机制,那么“参考一篮子货币”原则应至少令中间价调整270个基点左右,由于9月30日的即期汇率收盘报6.6700,在其基础上再加270个基点就将达到6.6970,已经与6.70十分接近。
现在将过滤机制考虑进来,根据历史经验,只要根据“参考一篮子货币”原则计算得出的调整幅度大于150个基点,就有可能触发过滤机制,如果根据“参考一篮子货币”原则计算得出的调整幅度大于200个基点,就几乎一定会触发过滤机制。
一旦过滤机制被触发,根据“参考一篮子货币”原则计算得出的调整幅度会被大大压缩,笔者估测,最终在9月30日收盘价6.6700的基础上再加上220-240个基点可能就是极限了,这意味着周一的中间价最高也难以超过6.6950。如果部分做市银行在过滤上操作得比较“狠”,那么中间价开在6.6900附近,甚至更低也是有可能的。
在中间价难以跌穿6.70的情况下,如果即期汇率跌穿6.70,说明监管当局对贬值的容忍度在提高,大家需要对后市进一步贬值提高警惕。如果即期汇率全天基本被压制在中间价下方,则说明保持人民币稳定,避免贬值预期失控可能仍是当前的政策重心。
如果周一发生以下情况,人民币短期内跌穿6.70的概率会极大降低:中间价在6.6900上方,如6.6950,但即期汇率在6.6800下方,如6.6790。
为什么?
因为如果周一即期汇率收盘在6.6800以下,那么除非隔夜美元指数能够跳升至97.50以上,否则周二中间价不可能挑战6.70,而美元指数经历连续上涨之后,一夜之间再次跳升1%以上的概率特别低。在结售汇逆差格局下,这种收盘价与中间价严重偏离的情况很有可能在暗示市场,6.70仍是短期内难以突破的底线。
笔者个人猜测周一(10日)人民币跌穿6.70的可能性不高。10月7日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显示,9月外汇储备下滑幅度较7、8月份明显增大,达到188亿美元,暗示9月银行结售汇逆差压力较大,市场贬值预期较强。如果此时人民币快速贬值,特别是在10月第一个交易日就跌穿6.70整数点位,可能进一步刺激贬值预期,同时加大结售汇逆差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