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沪深股市 >> 热门个股 >> 正文
体育消费规模进入7万亿爆发期 5股牛气冲天
作者:luying 更新时间:2016-8-9 9:01:24 点击数:
分享到:

安踏凭借111.26亿元的营收,成为首个进入“百亿俱乐部”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过去,在体育产业化、社会化水平不高的大背景下,国家集中财力物力投入到竞技体育,功利性强,唯金牌论,其他非奥运项目以及很多大众体育健身活动,并未受重视。而社会体育投入不足,整体体育水平很低。中国虽然人口基数大,体育消费的习惯仍在培养期。

从2015年开始,受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家政策利好等诸多因素影响,体育消费发展势头初现,拐点过后,随着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未来体育消费潜力将更大程度释放。

首先是2015年,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赛事审批权限下放,大众体育赛事增加,全民参与体育的热情释放。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单2015年一年,全国31省纷纷出台了体育发展规划,根据有具体数据目标的27省出台的规划,体育产业总规模在2025年将达70448亿元。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中国中产阶层比例的增加,体育消费习惯导入初步完成。2015年也是中国马拉松元年,全民跑步热,自行车、户外运动热,滑雪热纷纷兴起,健身成为中产阶层的“圣经”。

比如,2011-2015年五年间,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从22场增至134场,其中2015年一年增加了83场,增幅超过160%。

而在这一背景下,很多传统行业的领军企业,以及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体育产业,以万达、阿里、乐视等为代表,纷纷布局体育生态圈,场景化体育消费以及多元化的体育消费供给,正在形成。

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体育产业真正进入了“多方共赢期”。体育消费的潜力释放已经从竞技体育向大众体育扩散。

经济研究院认为,相对2008年中国体育产业的小阳春来说,里约奥运会是否能给中国体育产业再加一把火,对市场有多大影响,不必做过高预期;但近8年来,中国大众体育消费习惯导入初步完成,才是体育消费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在中国军团获取首金之后,在在一个体育的APP上,相关新闻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内获得超过4000条评论,显示仍然有大量人们在关注奥运会。

奥运会所代表的“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也是各大体育品牌树立自身形象的良好时机:只是,需要更切实的从中国整个体育经济的发展出发,而不是做“一锤子买卖”。

金 螳 螂

金螳螂:体育“十三五”规划发布 与阿里合作布局体育产业站在潮头

金螳螂 002081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夏天

事项: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8平方米,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场馆服务业作为八大重点行业之一,将开展场地开放、健身服务、体育培训、竞赛表演、运动指导、健康管理等体育经营服务;充分盘活体育场馆资源,促进无形资产开发;支持大型场馆发展体育商贸、体育会展、康体休闲、文化演艺、体育旅游等多元业态;推进体育场馆通过连锁等模式扩大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和资本输出,提升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

“十三五”规划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体育场馆多元化开发,金螳螂与阿里体育合作布局体育产业正当时。公司与阿里体育合作未来拟发百亿基金布局体育产业,预计未来重点抓前端赛事IP 资源与后端场馆资源两个环节,通过对低效率场馆植入赛事IP、及大数据引流,聚集人流,提升场馆运营效率以及带动周边商业,打造城市体育消费生态圈。公司与合作方计划投资100座城市万家场馆,以及周边体育文化商业。公司将不仅参与场馆建设,还将透过合资公司及基金平台参与到整个体育产业连上下游布局,有力推动公司从2B 向2C、从工程向消费服务战略转型。我们认为公司与阿里体育的强强联合必将具有强大执行力,有望在体育产业民营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公装家装稳步增长。旅游酒店、央企合作及海外订单驱动今年公装订单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增20%)。家装业务目前已开店近30家,预计今明年签约10/30亿。中报预增0-20%,去年四季度业绩基数极低,预计全年业绩增长10-15%。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7/2018年EPS 分别为0.69/0.80/0.91元。公司2016年估值仅15倍PE,显著低于同业公司。此前公告与阿里体育成立合资公司只是一个开始,预计随着未来进度不断推进,市场将逐渐认识公司布局体育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投资逻辑,驱动估值不断提升。维持目标价17.25元(2016年25倍PE),买入-A 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转型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