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债投资策略:需求旺盛带动企业利润回升,下半年财政政策加码也将进一步托底经济,对经济不可过于悲观。对债市而言,货币政策宽松和经济悲观预期相继被证伪,在曲线已经十分平坦之际,需要警惕长端收益率反弹的风险。
第一,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回升,库存进一步下降。工业企业累计同比增速的回落主要受3月份较高增长的影响,6月工业企业经营情况整体呈现向好态势。分企业类别来看,国有企业仍是工业短板,股份制及私营企业表现良好。分行业来看,企业利润行业分化依然显著,煤炭、钢铁、烟草、电子、石油加工、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表现突出。6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回升,而PPI降幅收窄势头放缓且环比负增长,说明企业利润的回升主要由需求带动而非价格。6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创历史新低,去库存仍在继续。综合来看,我们认为6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体现出下游需求依然旺盛,并未出现显著恶化的迹象,后期经济走平仍有支撑。企业目前仍处在去库存阶段,未来随着库存去化到达一定程度,企业将产生补库存的需求,这也将对后期经济带来一定支撑。
第二,商品大涨反映需求侧刺激预期,警惕对债市的传导效应。继周二夜盘期货全线大涨后,周三期货市场再次全线大涨,黑色系依然领涨,这无疑体现了期货市场对于下半年需求侧重要性提升的预期。正如我们在昨天日报中所分析的那样,政治局会议稳增长重要性有所提高,同时又强调抑制资产泡沫,下半年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无望,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可期,因此对下半年经济不必过于悲观。无论是货币政策放松无望,还是财政政策加码证伪经济悲观预期,都对债券市场不利,需要警惕这一预期对债市的传导效应。
一、银行理财监管新规:监管趋严,理财增速放缓,杠杆空间下降
据媒体报道,近期银监会在2014年版本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了新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召集部分银行进行讨论,新的征求意见稿相较此前版本对于银行理财投资股权、非标类的监管更加严格,或将减缓理财增长速度与信用扩张速度,并从多角度影响债市。
1.1征求意见稿对于银行理财的新规定
第一,对银行理财进行分类管理,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分为基础类理财业务和综合类理财业务。(1)对基础类理财业务的投资范围进行严格限定,不能投资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2)综合类理财可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权益类资产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同时提高商业银行从事综合理财业务的准入门槛,包括开展基础类理财业务超过三年、资本净额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等。
第二,禁止发行分级理财产品。征求意见稿中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本金和收益受偿顺序的不同,将理财产品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份额,不同等级份额的收益分配不按份额比例计算,而是由合同另行约定、按照优先与劣后份额安排进行收益分配的理财产品。
第三,对银行投资非标债权类资产提出更高监管要求,非标资产只能对接信托计划。(1)商业银行投资非标债权纳入全行统一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债权不得超过产品余额的35%或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2)禁止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信贷资产及其受(收)益权,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发行的理财产品;(3)理财直接或间接投资非标债权,只能通过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投资计划对接。
第四,对银行投资权益类资产提出更加严格的限制。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境内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权,但是对于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私人银行客户、高资产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