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证监会官网更新的基金管理公司变更5%以上股权及实际控制人审批列表中,泰达宏利的接受第一次反馈意见日为2018年3月7日,这意味着,泰达宏利的股权变更已正式进入审查阶段。
基金行业的股权变更并不出奇,但股权变更后更名次数如此之多的基金公司实属罕见。实际上,投资者对于泰达宏利基金频繁变动公司名称颇有微词。
泰达宏利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股权变更尚未正式获批,不方便透露。”对于公司在行业排名下降较多,泰达宏利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稳健的回报,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
改名最多的基金公司
2002年7月,湘财证券、山东鑫源控股、大庆石油管理局和新疆证券共同发起成立了湘财合丰,分别占40%、30%、15%和15%的股权。
公司成立伊始,便迎来了股权变更和更名。2003年,湘财合丰率先引进外资机构,湘财证券让出3%、新疆证券和大庆石油管理局各让出15%的股权,引入荷兰银行,湘财合丰随即改名为湘财荷银。
而正是在这一年,首批合资基金公司被允许设立,湘财荷银亦因股权变更摇身一变,成为合资基金公司。
不过,该公司的股权变更却未停止。2004年8月,山东鑫源控股将旗下30%的股权转给湘财证券,后者占67%的股权,湘财荷银仅剩两位股东。但不到半年,2005年2月,荷兰银行将33%的股权转让给了荷银亚洲。
2006年4月,湘财证券也将股权转让。天津泰达集团旗下北方国际信托受让51%,余下的17%由荷银亚洲接替,注册资本从1亿元增加到1.8亿元人民币。公司第二次改名,因北方国际信托隶属天津泰达,更名为泰达荷银。而随着湘财证券的退出,意味着发起股东已全部退出。
2010年3月,原外方股东荷银亚洲所持有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宏利金融旗下的宏利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公司正式更名为泰达宏利。股权结构相应变更为:泰达控股旗下的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51%;宏利金融旗下的宏利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持有49%。
然而,这一切并未终止,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2017年3月10日,证监会又一次接到了泰达宏利的股权变更申请。
除此以外,股东变更往往会引发人事变更。公司的前几任总经理李克难、林伟萌等都很快离职。2010年宏利入主之时,时任泰达宏利总经理缪钧伟曾表示,好的企业反复更名绝对是硬伤,多次更名亦影响了公司零售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