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基金业首单保险“借壳” 保险系基金崛起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6-8-25 9:15:18 点击数:
分享到:

泛资管时代,公募牌照已然是兵家必争之地。

8月23日,新晋保险系基金公司中原英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原英石”)正式更名为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太平基金”)。与此同时,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太平资产”)在完成收购后又对太平基金进行了增资扩股,截至目前持股约15900万股(据Wind数据),持股比例70%。

这是中国保险业首次通过并购方式绝对控股一家公募基金公司。换句话说,太平基金是保险公司首次“借壳”公募基金。作为经营不善的被“借壳”对象,在行业扩容的大背景下中原英石的转让价格显然不低,无论较去年中原证券的拟转让价格及年初同城的金元安顺出让价格均有溢价。

基金业首单保险“借壳”

在被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下称“中国太平”)子公司太平资产收购后,中原英石一如预期般更名为太平基金。

7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核准太平资产收购中原证券持有的34%、安石投资持有的32%中原英石股权,转让完成后,三大股东持有中原英石的股权结构分别为太平资产66%、中原证券17%、安石投资17%,对应的出资额分别为1.32亿元、3400万元、3400万元。

证监会还核准中国太平的基金管理公司实际控制人资格。由此,这一交易行为成了中国保险业通过并购方式绝对控股一家公募基金公司的首单。换句话说,这是保险公司通过“借壳”而不是新设基金公司的方式拿到了公募基金牌照。

在证监会核准之后,太平资产正式入主基金公司。8月23日,中原英石发布公告称,公司中文名称由中原英石变更为太平基金,并已按有关规定在商务部、工商局办理完毕相关变更登记手续。与此同时,太平基金注册资本由人民币2亿元增加至人民币2.27亿元,2700万元增资额由太平资产全额认购。由此,太平资产持股15899.08万股,持股比例增至70.04%。

同一天,中原英石还发布了三份高管任职公告。董事长汤海涛、总经理宋小龙、副总经理金芳均自2016年8月22日起在太平基金开始正式任职。

三人中,汤海涛、金芳均来自中国太平。公开资料显示,汤海涛2013年7月加入中国太平,历任太平资产市场部总经理、北方项目事业部总经理、产品开发部总经理;太平养老投资总监;太平资产市场总监等职务。

金芳更是在中国太平旗下平台任职超过13年的老臣。自2003年7月加盟中国太平以来,历任太平人寿投资部副总经理兼投委会秘书、太平资管运营保障部副总经理、市场服务部总经理、金融市场事业部总经理。

有别于从“总部”空降而来的两位,宋小龙则是外部招聘引进。投研出身的他,先后任职于富国基金、长信基金。他在富国基金时,从基层做起,先后担任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投资部总监担任投资部总经理;2012转会长信基金后担任了长达四年的副总经理,分管投研工作。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总经理毕竟是主持日常事务的人,而保险公司的资管部门跟公募平台还是有差别的,招聘有经验的公募管理人应该更适合公司的发展。“选投研出身的人担任总经理,这说明太平基金定位应该是业绩主导,像上海的汇添富、北京的华商基金差不多都是走的这种模式。而行业内也有一批基金公司走的是销售主导模式,依靠强大的渠道销售能力,即便业绩不好,基金照样大卖,基金公司的盈利能力始终强劲。”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