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今秋起实行13年免费教育 消息:财政投入每年增13亿
两会期间,陕西省长娄勤俭说,陕西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的投入一直保持在4%的强度。今年秋季起,陕西将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我再次重申,这点一定要办到。省政府已经决定,在高中原有每年800元生均经费的基础上,再每人增加1600元用于免除学费。为此财政投入每年大约增加13亿左右,这也是陕西落实“两个80%”用于民生庄严承诺的重要体现。
当前,全国推行的是9年免费义务教育,陕西如此庄重承诺推行13年免费教育,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鼓掌。当今时代,人才竞争已是主旋律,而人才的竞争,根本就在于教育,陕西省的庄严承诺无疑顺应了时代潮流,抓住了改变贫穷落后、谋求发展的“牛鼻子”。一定程度上说,9年免费义务教育满足的只是起码的知识需求,而不能真正满足对人才需求。
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人才竞争的关键领域在高科技人才、高学历专业人才,满足到初中毕业的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需要看到的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身边没钱上大学的现象依然存在,辍学的现象常常存在,使得人才培养面临困境。可以说,脱离贫困并脱离因贫困而导致人才培养难的关键,就在于政府部门的投入力度和决心。
财政投入每年增13亿
13年免费教育不应只是一省在探索
值得肯定的是,陕西作为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不说与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相比,与一些中部省份相比,都属于欠发达地区。可是,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陕西依然决心把有限的财政挤出来投放到教育上,着力培养人才队伍,用知识的力量来改变陕西贫弱的局面,这无疑是最大的民生政绩,也是最具战略眼光的决策。我们相信,只要舍得投入,终究会收获丰硕而饱满的果实。
当然,在为陕西舍得投入而鼓掌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就连经济并不算发达的西部省份都能有此远见卓识,能够在有限的财政下大手笔投入到教育上,难道那些财力更雄厚的省市不应该从中学到点什么?在我们发展经济社会的过程中,究竟是什么最重要,是大量建设钢筋混凝土的大楼,还是一心增长GDP,又或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陕西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是所有发展的立足之本。因此,推行13年免费教育,绝不应该让陕西独自在探索。
15年免费教育覆盖四川51个县
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包括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乐山市马边县、峨边县以及绵阳市北川县等在内的51个县实现15年免费教育,即在9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免除这些地区学生学前和高中阶段的费用。为此,四川省财政共投入5.4亿元,这一举措惠及150多万各族学生。
四川是我国第二大藏族人口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教育基层薄弱。
“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说,从2009年起,四川开始探索通过政府“买单”,实现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免费计划,让民族地区孩子能读得起书、上得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