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投资理财 >> 正文
什么是P2P借贷?P2P金融模式是什么?
作者:lushumei 更新时间:2016-1-18 14:17:02 点击数:211
分享到:

  首先,什么是P2P借贷?P2P是 peer-to-peer 或 person-to-person 的简写,意思是:个人对个人、伙伴对伙伴。

  P2P作为一个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金融模式,目前正在中国扎根变异,不再把自己局限在网上,结合O2O的综合交易模式,将线下的商务机会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相结合。即简称:线上、线下。

  P2P金融模式作为国内的一种新兴行业,目前在中国这种公司已经发展到7000多家,足以说明这个市场有多大!

  中国GDP的70%是有中小企业贡献的,但是每一个企业都存在资金周转压力,却得不到资金支持,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银行都是为国企服务的,这些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贷款。即使能贷,操作周期也很长,可能没等银行批贷下来前这家企业就倒闭啦!

  这样来看P2P借贷模式还是具有重大的社会责任意义的,这种模式提高了资金利用率,促进了民间资本流动,帮助广大中小企业“速效”借款,并让理财客户的收益最大化体现,促进了贷款利率市场化、透明化,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

  P2P金融在国内发展初见雏形,但没有明确立法。据说今年银监会等五家金融相关机构会将这块纳入监管,目前只有“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给出些指导性意见,正因其监管空白导致目前国内P2P金融及小额信贷市场混乱。

  去年倒闭或跑路的P2P公司有80余家,以及今年(中欧温顿借P2P之名疯狂敛财后跑路的事情)更导致其P2P行业名声败坏!

  目前国内P2P公司有的做资金池理财、有的做借贷撮合、有的再发展到债权转让。琳琅满目的这些产品让理财客户眼花缭乱,真真的是“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啊!

  我个人感觉中国是一个模仿力、造假力很强的一个国家,单看金融行业这块,借款客户申请贷款需要的资料:房本、户口本、身份证、企业五证、征信、银行流水等这些东西全都可以作假,而且有的足以已假乱真。

  据我个人所知:拿着这些假资料去银行及P2P贷款公司贷到款的人有很多,贷完款后就找不到人啦!这些虚假贷款事项是导致一些小型借款公司倒闭的重要因素。

  我个人认为今年是P2P金融、互联网金融小额借贷至关重要的一年。

  有银行功能的这类P2P“影子银行”,不需要承受银行的各项流动性管理指标,包括拨备计提、准备金等,倒闭的P2P中,大部分采用这种模式。即便有风险,但不得不提这种模式实则效率很高,这类P2P壮大很快,也诞生了一些风控环节过硬、流动性情况良好的行业领头企业。

  这类P2P正在“洗牌”,最后比的就是三大内功:坏账率、借贷成本、开发成本。乱世出英雄!“内功深厚”者将成为行业“大佬!

  我个人建议广大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理性,不要被高收益所迷惑,“高收益高风险”这是必然的。

  例如有些公司承诺年收益在20%以上的P2P类理财,投资者要慎重考虑啦!可以试想下某些平台承诺投资者的收益越高,其公司的运营成本就更高,然后就是借款者的借款利率高了!高利率可能导致的就是借款者跑路或公司倒闭。

  建议大家购买理财产品时,1)看其公司注册资金是否在5000万以上,2)建议尽量选择理财产品年收益在15%以内的,3)尽量选择债权对接类理财。

  我个人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尽快对互联网金融、P2P借贷、小额借贷公司等进行监管整顿,出台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使其阳光化发展,真正的做到惠国惠民!

  1) 建议由国家金融相关部门牵头互联网金融、P2P借贷公司、小额借贷公司等建立一个共用的互联网信用平台,使其每位借款人的全部信息可以共享、一键可查。

  2)建议对各平台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和贷款利率规范化,给出一个监管框架。

  3)建议成立监管机构,针对这些金融类公司资金流向进行监管,完善风险保障金储备,或者由第三方机构来不定时的监测这些金融类公司产品合法性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4)建议对这些金融类公司进行不定期的专业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5)建议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定期对广大群众中进行金融理财类知识宣传。

股民天地网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中的文字和引用的数据、图表、图片等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等。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
您还在为选股而苦恼吗? 请免费下载最新推出的《操盘软件富赢版V10》试用。《操盘软件富赢版V10》在原有软件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功能,并内置选股方案,让选股更加容易。新增加个股短线操盘,中线操盘提示,让您安全获利。软件免费下载地址:
http://www.bjzq.com.cn/Soft/ShowSoft.asp?SoftID=15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了解更多惊喜功能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