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盘,两市受益GDP数据超预期,双双高开高走,沪指一度冲上3400点整数关口,不过午盘前后沪深两市连续跳水,午后股指回落翻绿,临近尾盘大盘翘尾。截至收盘,沪指跌0.14%,报3386.70点;深成指涨0.14%报11391.01点。
盘面上,各板块跌多涨少,券商、酒店、汽车等板块涨幅居前。军工、船舶、农业等板块跌逾3%,领跌两市。
分析人士认为,8月中旬3388点到3490点缺口位置具有较强阻力,同时上证指数年线位在3500点左右,因此反弹目标位暂定在3450点上下50点区间。
尽管中国经济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创09年来新低,但在央行频频大幅释放流动性下,各大主力机构对中国经济并不悲观,在十月纷纷达成了做多A股的新共识,大盘周一也没有受经济数据利空影响,反而延续反弹之势向年线处迈进。
在十月来A股的连续反弹中、有三路大军对A股大成了做多共识:首先,在股灾后QFII跑步进场,海外资金已连续12周净流入中国股票,其增仓速度之快,仅在2008年末"4万亿"投资政策出台时才有过类似情形出现;其次,随着国庆后市场连续反弹,前期轻仓的基金加仓意愿增强,尤其是指数基金,如长盛同瑞、富国中证军工等加仓幅度超10个百分点;最后,私募机构蠢蠢欲动,私募大佬徐翔在接近空仓两个多月后,终于坐不住了,有证据显示,徐翔已在上周开始小幅加仓买入股票。而正是在这三大机构达成罕见共识下,认为大盘有望延续涨势向年线迈进,因此对业绩大增、机构增持、资金抄底类个股,可坚定持股。
外资投资路径较为成熟赚的是理性的钱,其当前大举入市说明对A股后市的看好。而在各大机构纷纷加仓下,认为具有政策利好于战略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类个股,后市持续性上涨潜力大,或成主力攻关年线的龙头品种,如以下两大主线。
其一,习近平今日开启访问英国之旅。习近平开启访问英国之旅,行程和英国接待规格显示级别很高。9月英国财政大臣访问中国签署多项合同,表示英要成中国在西方最好合作伙伴,中英全面加强合作预期上升。股市细分机会包括金融、核电、高铁、一带一路。
其二,李克强对当前中国经济的6点判断。国家领导人表示困难的同时,更加强调未来重大机会和改良机制,认为未来"新工业革命"将由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引领,对应主题有望收到资金青睐。
综合来看,在三大主力机构齐加仓下,大盘短期有望向年线反弹。而只要大盘强势,那市场结构性爆发机会将层出不穷,特别是符合上面两大主线还未大涨类个股,在量能放出下更容易引起资金的共鸣实现大幅拉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十三五”规划重要议题 二胎概念股领涨大盘
十八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全面二胎预期强烈。今日,二胎受益板块列涨幅榜第一,截至收盘,海伦钢琴、珠海钢琴、卫星石化、戴维医疗、互动娱乐等5股涨停,贝因美、中顺洁柔、全通教育涨幅亦超过5%
消息面上,十八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十三五”规划将成为主要议程。业界预计,由于人口红利拐点出现,人口政策调整、二胎政策有望成为“十三五”规划主要议题之一。随着“全面二胎”放开预期升温,资本市场上的二胎概念股将从中受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习近平本周访英 布局中英核电大单受益股
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本周对英国开展国事访问。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国家高层的成功访美推动了中国高铁项目落地美国,而作为“走出去”战略的另一重要抓手,在本次国家高层访英期间,核电领域也极有可能收获大单。
据悉,此次访英的企业家代表团包含了金融、基建、能源等行业企业家,其中便包括中广核董事长贺禹以及中国核电集团副总经理俞培根,而这足以显示中英在核电领域合作的决心。此外,日前我国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也曾表示,国家高层访英将取得丰硕经贸成果,推动双向投资合作的深入发展,其中便提及了近期被广泛关注的中英核电项目。
本次中英在核电领域的合作是指,中国参与法国电力公司在英国欣克利角兴建核电站的项目,欧盟委员会预计欣克利角核电站的建设成本高达245亿英镑(约合2400亿元人民币),是迄今为止全世界造价最高的核电站。目前,中法两国参与企业尚在将具体事宜进行谈判,而业内人士纷纷预计,谈判结果将在国家高层访英期间对外宣布。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近年来我国核电领域不但在技术上多次突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同时随着我国核电项目的重启,近年来投资以及规模也快速扩大。而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年-2020年)》测算,未来6年年均新开工和完成核电装机量大约在652万千瓦左右,按照13000元/千瓦的单位投资估算,总投资超过5100亿元,每年的核电投资超过850亿元,核电设备500亿元/年。
凭借着国家高层访英的重大契机,核电主题无疑将成为本周市场中最为关注以及期待的板块之一。而具体到操作方面,分析人士表示,结合近期市场走势,操作上可以从龙头股、白马股两逻辑出发,布局核电板块。
第一,板块龙头股。10月份以来市场整体氛围逐渐回暖,经过7个交易日的上涨,板块内部分龙头已经脱颖而出。而这些个股触底反弹后的上行通道已基本形成,前期资金的深度介入有望助其进一步在板块中领涨。建议关注沃尔核材、久立特材、海陆重工、自仪股份等。
第二,业绩白马股。随着三季报披露日趋密集,市场也对公司基本面加大了关注力度。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数据整体触底,在此期间业绩仍能有较好表现的公司无疑将给予市场更大的想象空间。建议关注兰石重装、天桥起重、沃尔核材、丹甫股份、中国核电等。(证券日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五中全会下周召开 “十三五”主题最热门(附股)
从信息安全到二胎,从新能源到迪士尼,行情无疑在主题的轮动中延续着,而市场的赚钱效应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孕育发展。
那么,目前还有哪些主题存在轮动契机,这些主题又都覆盖了哪些标的?为解答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近期各大券商的主题投资策略报告进行了深入梳理。
“十三五”中找东风
国海证券(000750)指出,“十三五”规划的时间节点至关重要,其正处于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时间节点前的最后五年,且是新一届政府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点特殊,意义特别重大。
面对这一扑面而来最为确定的主题投资,各大券商也纷纷推出了精心编制的投资策略。在这些策略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二胎政策的放开比较一致地被大家所推崇,预期强烈。多家机构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成定局,那么延伸出来的养老和二胎问题是绕不过去的。
具体到养老投资策略方面,民生证券认为有四条主线:立足基建投资,关注综合型房企、先行性企业、转型中企业;依托“互联网+”,布局硬件设备企业、信息采集平台、信息分析平台;着眼金融服务,关注涉足金融养老的保险企业、商业银行;聚焦老人产品,布局主打生活用品、医疗用品的企业。涉及标的有万科、保利地产(600048)、东软集团(600718)、奥维通信(002231)、中国平安、华夏银行(600015)、信隆实业(002105)及乐普医疗(300003)等。二胎投资主线同样有四条,包括婴儿日常生活,婴儿医疗,婴儿娱乐及婴儿教育。涉及标的包括贝因美(002570)、西部牧业(300106)、金发拉比(002762)、康芝药业(300086)等。
另外,“中国制造2025”也同样是绕不开的投资主题。对此,国金证券(600109)指出,智能制造是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必由之路,而“工业4.0”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CPS(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连通、相互识别和有效交流,从而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涉及A股有智云股份(300097)、三丰智能(300276)、沈阳机床(000410)及智慧松德(300173)等。
持续催化事件受关注
除上述常规靶向外,一些存在持续催化事件的主题也入了机构的法眼。比如,民生证券就认为,大消费爆发下,主题公园将成为休闲娱乐的新型方式,上海迪士尼与北京环球影城无疑将成为大众追逐的热点景区。其中,迪士尼主题由于未来业绩有保障,将带动地产、酒店等全产业链,市场规模达千亿元。
另外,民生证券强调,北京环球影城预计10月开工,新一轮主题公园热潮有望袭来。涉及到的投资方向有影城开发企业:首开股份(600376);通州土地储备较多企业:华业资本(600240)、中国武夷(000797)、阳光股份(000608);基建相关企业:北京城建(600266)、首创股份(600008)、华夏幸福(600340)、冀东水泥(000401)、大亚科技(000910);旅游收益企业:首旅酒店(600258)、北京文化(000802)。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和出口均低迷的情况下,投资或成为“稳增长关键”,这一观点获得了国海证券、新时代证券、民生证券等机构的认同。
按照国海证券的分析,以前“稳增长”政策侧重于铁路、公路和基建,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民生问题放在更突出的位置,“稳增长”政策因而更偏向于民生工程。未来,扶持落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望成为稳增长的发力点。
民生证券也指出,9月14日,发改委出台八大举措促进稳增长。同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下调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机场等领域最低资本金比例5%,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急需的停车场项目资本金比例可比规定的再适当降低,政策密集发布显示稳增长力度正在加大。
民生证券认为,这其中不乏符合转型升级的性感板块,如智慧城市改造(地下管廊建设、城市停车产)、行业现代化建设(现代物流建设)等,涉及标的有——管廊建设:苏交科(300284)、隧道股份(600820)、伟星新材(002372)、三垒股份(002621);城市停车场:博林特(002689)、捷顺科技(002609)、安居宝(300155)、千方科技(002373);现代物流:皖通科技(002331)、传化股份(002010)、机器人(300024)。(每日经济新闻 赵阳戈)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6.9%!中国三季度GDP增速降至金融危机来最低 但好于预期
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速降至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六年来首度跌破“7”,但略高于分析师预期。
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幅为6.9%,为2009年1季度来最低水平,不过这个数字好于彭博预期的6.8%。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7%左右”。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195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97799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250779亿元,增长8.4%。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解释,三季度GDP破7有国内国外因素共同影响:
首先,从国际层面来看,世界经济的复苏是不及预期的,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都纷纷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另外,美国的加息预期进一步强化,造成世界大宗商品的价格、股市、汇市出现大幅动荡,许多国家货币出现进一步贬值,这样加大了中国出口的压力。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主要是我们国家仍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传统产业不仅在去库存,而且在实实在在地去产能,钢铁、水泥、建材这些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增速都出现了下滑,短期来讲对工业下行产生了压力。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前期增长比较快的,像汽车、手机这些行业,市场容量进入了调整期。
所以国际层面的因素和国内层面的因素相互叠加,加大了三季度经济下行的压力,这是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69值得关注的是,消费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
“服务业部门增长远超制造业部门,”彭博援引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朱海斌称,短期内制造业下滑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个更大的难题。
这从另外三个宏观数据中可以窥见端倪。9月零售销售同比增10.9%,为今年来最高增速。其他两项指标则表现不佳,前9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10.3%,创2000年来的最低水平,9月工业增加值增长5.7%,创半年新低。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九月额外假期带动餐饮等行业增长强劲,同时受益于房地产销售的持续增长,建筑装潢材料和家电等增长亦有不俗表现。“预计未来消费增长将继续保持稳定,这亦将支持经济增长在未来数月内的温和回升。”
20151018_apac2_0“总体看,三期叠加的重压之下,中国经济2009年以来首次跌破7%。也许这不是中国的最后一个7%,但从国际经验来看,以后看到7%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民生证券点评认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再度强调,只要保持比较充足的就业等,7%左右的GDP增速高或低一点均可接受。
GDP好于预期刺激澳元及离岸、在岸人民币走高,恒生跌幅收窄,沪指涨幅扩大至0.4%。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跌91个基点 创10月份新低
据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本周一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352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91个基点,创9月30日以来新低。分析人士指出,近期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率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属于正常回调,是汇率双向波动中的正常现象。短期来看,在中国经济数据承压和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延迟的双重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料窄幅震荡。
因美联储或进一步推迟升息忧虑加重,美元指数上周延续10月以来的弱势表现,一度跌破94关口,创七周来新低,但随后公布的美国9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强于预期及初请大降令其出现连续两日反弹,最终收于94.73,全周累计跌幅收窄至0.17%。
数据显示,美国9月CPI月率下降0.2%,为1月以来最大降幅,符合市场预期,前值为下降0.1%;CPI年率持平。美国9月核心CPI月率上升0.2%,创三个月来最大升幅,核心CPI年率升幅提高至1.9%。就业方面,美国10月10日当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下降至25.5万,好于预期的27万人,创197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重现反弹,但机构对美元后市仍普遍看淡。在包括大摩、RBS等大行发表看空美元的言论之后,瑞银日前警告称美元重大顶部已经出现。
目前市场焦点集中于今天即将公布的中国三季度GDP数据,这也是新核算方式下首度公布GDP。但路透综合50家机构预测中值结果显示,三季度GDP增速预计破七跌至6.8%。汇丰银行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预计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8%,这是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增幅。
人民币方面,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9月人民币实际与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续双双回落,其中当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下跌0.32%至130.94,上月为跌0.61%;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跌0.23%至125.88,上月下跌1.01%。数据显示,1-9月累计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涨3.63%,名义有效汇率涨3.58%;同期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则下跌2.41%,人民币中间价跌3.81%。
根据BIS数据,人民币实际和名义有效汇率于2014年6月开始重新企稳回升,在连升九个月之后在2015年4月转为连续两个月调整,6月再度企稳反弹,并在7月创出历史新高,8月汇改,实际和名义有效汇率再度回落。2014年人民币实际和名义有效汇率涨幅均较2013年放缓至6.4%;2013年两者分别升值7.9%和7.2%,较2012年的2.2%和1.7%明显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继续扩大,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6.38附近徘徊,低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约130基点。
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得到控制,高盛预计,截至今年年底,中国央行还会降息25个基点,同时还有1-2次总共100个基点的降准。降准将有助于缓解因为央行干预外汇市场而导致的流动性收缩。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5年10月1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527元,1欧元对人民币7.2201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3203元,1港元对人民币0.81970元,1英镑对人民币9.8044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6047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3131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5994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4.9143元,人民币1元对0.65649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6729俄罗斯卢布。(中国经济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