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1.6%,PPI同比下降5.9%。CPI涨幅放缓,PPI持续43个月为负,国际输入性通缩压力在增加,国内需求偏弱。另外,业内一些机构预计,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低于7%,这迫使货币政策和后续改革要加快。对四季度降息降准的预期,多数机构认为四季度再度降息降准仍可期,而降息或许比降准来得更快。
透视三季度经济
业内人士认为,工业领域产能过剩仍没有大的缓解,价格难以回升。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工业制成品萧条的问题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深秋临近,各地供暖时刻陆续来临。
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供暖煤炭需求增加,并未导致秦皇岛港煤炭需求的大涨。
到2015年10月14日,该地煤炭库存达到737万吨左右,煤炭价格继续持续下跌。其中5500大卡的动力煤价格每吨跌破400元,为390-400元之间,比去年同期下降17%以上。
秦皇岛港是中国最大的下水煤(水运煤炭)交易市场,其动力煤价格下跌,库存仍居高不下,是整个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领域仍持续通缩的一个表现。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9%,已经持续43个月同比为负数。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工业领域通缩持续的同时,服务业领域价格仍在上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CPI)中挂号诊疗费、家庭服务和公共汽车票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13.6%、7.4%和6.1%,处于高位。9月CPI同比增长1.6%,与PPI持续为负形成了对比。
对此,国家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因为服务业价格仍在上升,因此CPI价格变负的可能性不大,全年增速为1.6%左右。
但是工业领域产能过剩仍没有大的缓解,价格难以回升。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工业制成品萧条的问题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很大,要加大政策调控的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形成好的预期。” 刘元春表示。
据悉,国家发改委将在10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对未来经济走向和政策进行通气。
一些机构认为,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速略低于7%,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仍在7%左右,处于合理区间。目前就业形势良好,居民消费物价在合理区间。但是工业和投资下行压力大,尤其是占整个投资20%左右的房地产增速持续下降,对未来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稳定,带来了压力。
工业、服务业价格差距大
中国服务业和工业领域的价格,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6%,CPI同比上升0.1%。但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0.4%。这种CPI、PPI出现价格剪刀差的态势,在一些具体的服务业和过剩行业领域反映得更明显。
例如9月CPI中,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其中,烟酒及用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3.8%、2.8%、2.1%、1.4%、1.0%和0.8%;
另外,与居民相关的服务业价格涨幅更大。如9月居民挂号诊疗费、家庭服务和公共汽车票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13.6%、7.4%和6.1%,处于高位。
而工业品价格中,过剩行业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出厂价格9月同比分别下降40.6%、24.5%、18.7%和15.4%。
其中作为经济晴雨表的秦皇岛下水动力煤,5500大卡热量以下的品种价格普遍每吨低于400元,进入300元时代,不难看出整个电力和工业领域需求疲软的特征。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专家李朝林认为,国内煤炭价格下跌,核心原因在于国际煤炭价格相较更低,质量更好。
目前国内煤炭行业整体亏损严重。不过煤炭下游的产业电厂等的效益还是很不错。“现在供暖季煤炭生产能力仍超过市场需求能力,所以供给仍过剩。” 李朝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