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高盛股灾时在中国选了5只债券 竟然赌赢了】据彭博报道,高盛在5月份大胆挑选了9只亚洲垃圾债券。当时正处于该地区市场风暴中心的一个板块成为硕果仅存的赢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
图片来源彭博
据彭博报道,高盛在5月份大胆挑选了9只亚洲垃圾债券。当时正处于该地区市场风暴中心的一个板块成为硕果仅存的赢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
如果投资者买入了高盛推荐的5只中国地产债,从5月19日至10月12日的平均回报率应该有5.5%。考虑到深圳的佳兆业新年伊始就开创违约先河,这种回报率着实让人吃惊。
高盛推荐的印度和印尼非投资级债券亏损了10%-37%。中国地产债也是德意志银行建议客户研究的亚洲唯一一种投机级债券。随着决策者下调了首次购房者的首付比例,以振兴房地产市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成为赢家,这个行业是中国经济最大的推动力之一。
李克强总理降低了开发商在岸融资难度,而去年11月份以来的五次降息也开始刺激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增长。“我们看好中国房地产业,”景顺亚太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胡嘉林表示。该公司在全球管理着大约7560亿美元资产。“我们低配大宗商品生产商和出口商,以及来自经常项目赤字国家的信贷,以控制高收益率债券方面的风险。”
美银美林的一个指数显示,尽管人民币8月份出现创纪录的贬值,且股市在第三季度大跌,中国地产债券今年却上涨了10.8%。整个亚洲垃圾债市场同期上涨3.6%。该地区媒体公司垃圾债下跌了39.6%,消费公司垃圾债下跌了22.2%。
中国美元垃圾债相对于同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溢价已经收窄至765个基点,而今年的高峰出现在1月份佳兆业违约之时,当时溢价高达1,133个基点。
高盛分析师在10月1日的报告中指出,在中国地产行业之外,在较高收益率领域寻求阿尔法的努力并不奏效。高盛的杠铃策略包括一方面买入投资级债券,另一方面在收益率8%-12%的垃圾级债券中寻找“阿尔法机会”。
高盛驻香港的发言人Vicki Kwong没有回复记者要求就该行10月1日报告进一步置评的电子邮件。
名词解释:
阿尔法的概念来自于二十世纪中叶,经过学者的统计,当时约75%的股票型基金经理构建的投资组合无法跑赢根据市值大小构建的简单组合或是指数。不少学者将此现象归因于市场的有效性,也就是由于金融市场聚集了众多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时刻紧盯着市场,一旦市场出现套利机会,他们就会迅速做出行动以使市场恢复均衡。在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任何寻找超额收益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投资者只能获得基准收益率。
阿尔法策略并不依靠对股票(组合)或大盘的趋势判断,而是研究其相对于指数的投资价值,这也是很多对冲基金惯用的投资策略。
在杠铃策略的形式下:银行只购买短期证券和长期证券,不购买或只购买很少数量的中期证券。比如银行将50%的可用资金购买1~4年期的证券,另外50%的资金购买8~10年期的证券,不购买5~7年期的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