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高层会议临近 四季度发力稳增长
十月或迎来修复行情高潮
积极布局 基金等机构四季度配置紧盯改革转型
===全文阅读===
高层会议临近 四季度发力稳增长
在前两季度GDP增速维持在7%之后,三四季度经济如何表现,关系到全年7%的经济增长目标能否实现。三季度即将结束,宏观数据在国庆节之后将陆续公布,四季度如何开局和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从相关智库公布的数据看,三季度并不乐观。中国社科院昨日发布报告称,三季度经济增速预计为6.9%左右。中金公司则预计三季度GDP增速为6.5%,低于二季度的7%,并认为,受股市下跌影响,金融行业增速放缓将最为明显。
但值得关注的是,最近政府稳增长的政策在加快推出,落实有效投资的“组合拳”不断打出,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建设的批复正加快进度。光9月,获批复的公路铁路项目投资超4000亿元。
而且,第四季度将有两个重要会议召开,一个是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另一个是每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除了会总结2015年经济工作成绩外,还将成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9%,比1~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投资增速仍大幅低于前两年20%以上的增速,投资明显受多重因素抑制。
尽管投资受多重因素抑制,但中央政府已出台不少解决举措,以促进有效投资,力抓重大项目落地,从而起到稳增长作用。
9月份,国家发改委已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设立专项建设基金,直接注入项目资本金,支持看得准、有回报、不新增过剩产能的重点领域建设。目前,第一批专项建设基金已投放到位,极大地调动了银行、地方和项目单位的投资积极性。第二批专项建设基金工作正在抓紧开展,预计9月底前实现投放。
9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意在合理降低投资门槛,有利于提高投资能力,增加有效投资,加快补上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及其他发展“短板”,通过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
比如,除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外,其他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总体调低5%,而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急需的停车场项目,以及经国务院批准、情况特殊的国家重大项目的资本金比例可比规定比例再适当减低。
另外,财政部也将实施更有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中首要就是统筹资金推动重大建设项目加快实施。财政部9月落实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范围至轻工、纺织、机械、汽车4个领域重点行业政策,这相当于政府给予了企业一笔无息贷款,有利于投资结构的转型,企业将资金配置到回报率更高、可以提升资本回报率的产业上,鼓励新兴产业的投资以及传统产业的研发投入。
此外,财政部还将推出第二批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推出千亿规模的PPP融资支持基金,促进PPP项目落地。
比如,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提高。1~8月,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8.4%,对整体投资的贡献率达27.7%,比去年同期上升5.7个百分点,是制造业、房地产、基础设施三大投资领域中唯一贡献率上升的领域,起到了“稳定器”的关键作用。
国家发改委日前批准了3个铁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包括隆黄铁路新建叙永至毕节段、徐州至淮安至盐城铁路、武汉经襄阳至十堰城际铁路,三个项目总投资达1093.35亿元。
此前9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准了郑万铁路(郑州至重庆万州)、云南弥勒至蒙自、大理至临沧、玉溪至磨憨、山西大同至河北张家口高铁等5个铁路项目,总投资达2124亿元。自9月份以来,发改委总共批准了8个铁路项目,总投资高达3217.35亿元。
这也是自今年5月以后,国家发改委再次密集批复铁路项目。今年5月和6月,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准了通辽至京沈高铁新民北站铁路、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徐州至淮安至盐城铁路3个项目的建议书,以及济南至青岛高铁、合浦至湛江铁路、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除了铁路项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也是轨道交通建设的一大内容。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了济南、南宁、成都、呼和浩特、南昌、南京、长春、武汉8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或调整规划,涉及总投资高达4883.18亿元。
也就是说,今年以来,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高铁等在内的轨道交通领域,新获批项目总投资额已高达10223.28亿元,轨道交通建设成为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一大重点。
为了解决铁路建设资金来源,加快铁路建设,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5部委还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提出了28条重要举措,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对铁路的投资、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资环境,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市场竞争,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铁路事业加快发展。
在专家看来,把钱投向铁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不仅能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能满足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同时还能部分消化目前钢铁、水泥等行业存在的过剩产能,可谓一举多得。
《第一财经日报》从多方面获悉,会议结束后不久会发布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目前,建议的广泛征集意见工作已经完成,调整吸纳也进入尾声,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有熟悉改革规划制定的专家告诉本报,预计“十三五”规划将在大的框架上与过去保持稳定,同时将呈现出诸多不一样的亮点。“从经济上看,当前我们的主要矛盾更多地体现在结构方面,因此规划可能在转型升级调结构这方面下大力气。”
有专家告诉本报,作为经济领域的最高文件,五年规划的起草是一个不断统一认识和凝聚智慧的过程,因此集中采纳各方面意见是最为重要的过程之一,也是民主集中的一大体现。
记者曾获悉,今年七月左右建议初稿已经编写完成,此后在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完善和修改。
上述熟悉改革规划制定的专家告诉本报,“十三五”规划草案将在明年两会期间正式进行审议通过。他透露,草案将就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做出更明确清晰的规定。
例如,交通部24日召开会议,原则同意了《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两大规划的框架。
此外,国家能源局、海洋局、气候局等部门近日就规划密集发声。包括石化、钢铁、有色金属、化纤、通讯、轻纺、大数据、化工等多个行业的有关规划均进入编写后半阶段,将在未来几个月陆续公布。
近两年来,内部和外部复杂环境不断转变,使得中国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中国调结构和转方式的决心并没有改变。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称,“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的转型压力空前巨大,这是因为在过去十多年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外双重红利——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都开始衰竭,导致过去的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变得不可持续。
虽然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从人均水平上来看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而且人口红利拐点的过早到来使得中国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开始下降,从而导致有可能出现未富先老的严峻局面。
要避免发展中国家普遍碰到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中国经济必须在“十三五”期间,在经济转型的同时维持中高速增长。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看,推动经济增长除了劳动力和资本之外,劳动生产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劳动力供给和资本边际产出下降的背景下,通过加大改革力度来提高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将成为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
前述专家告诉本报,五年规划要全面部署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不会也无法事无巨细地展现每一个行业,但从总体看,相比过去,强调创新转型升级和调结构思路将贯穿其间。(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十月或迎来修复行情高潮
经过三个月大幅调整,9月K线大概率将收出一根缩量敏感十字星,10月大盘将不会平静。周一沪市“地量”也意味着改变就在眼前。
这里先谈谈大盘指数的运行状态。技术分析虽然一直不被市场所认可,但历史重要拐点的技术信号还是提供了众多有益信号。以创业板综指为例,自6月见顶4449点以来,无论日周期,还是月周期,均已进入敏感拐点期。日线已构成大型楔形整理形态(也可看做旗形形态),外轨线位置与250日均线(年线)重叠,上周末正好遇阻于此,不过,本周一迅速收出一根覆盖性中阳线。如果能够继续放量突破,则可确认短期转向攻击。再看月MACD指标,这是一个牛熊周期表达能力突出的中期指标,9月末指标的快慢线进入黏合状态。从调整位置看,跌破总升幅0.5位置之后,重要黄金分割位0.618位于2050点,也是支撑近期创业板综指横盘超22天的原因。概括而言,10月份的创业板综指将不会继续保持平静,再下台阶还是实现逆转,十一长假前后就会作出方向性选择。
春江水暖鸭先知,指数的拐点信号一定来自于领先牛股及其强势效应。以股价上涨持续性以及重回中长期均线为标准,8、9月间所出现的重要强势股,主要集中于两大类:一类是并购重组类,像上海国企的锦江投资 、上海普天 、强生控股 ,央企的洛阳玻璃 、长春一东 ,银润投资 (学大教育);另一类就是产业投资类,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多氟多、比亚迪 、万向钱潮 、万马股份 、奥特迅、大洋机电、中航光电 、方正电机等,以及大数据产业链的紫光股份 、拓尔思 、东方网力 、东方国信 、天玑科技 、万达信息、乐视网等。近期这些领先者持续活跃,若继续维持于中长期均线上方运行,其强势效应就会迅速扩散。
无论并购重组,还是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产业链,符合近一段时期基本面的有力支撑。9月以来,国家层面密集发布一系列产业升级转型政策,包括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充电桩及运营规划等,随着这些产业政策逐步落地,其持续利好效应也会悄然形成。
更重要的是,核心成长主题也得到相对估值的支持。学大教育(借壳银润投资),以其60亿的营业收入计,市销率3倍就可达180亿市值定位;紫光股份的收购计划完成后,千亿市值定位也并不高估。而新能源汽车已酝酿多年,伴随充电桩及运营实施计划的明确,产业发展将进入一轮快速爆发增长期,拉动上下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即使以现在的营业收入计,像万马股份、特锐德、大洋电机 、万向钱潮等的估值也是相对合理的。
当然,强势群体间的协调性也非常重要,即中小创成长主题与权重蓝筹股之间要保持协同。我们注意到,以上证50成分股为核心的权重蓝筹股,自7月份以来就持续保持相对强势,并率先触底探至对应于2013年“2444点”底部区域,领先止跌,近期招商银行 、浦发银行等已开始重回长期均线之上,但券商股表现落后,像最弱势的中信证券 ,已向下偏离250日均线近50%,若前者持续保持强势,那么最弱势的券商股也会跟随。过去几周,权重蓝筹股与中小创成长股之间还没有达到多头共振,强弱跷跷板不利行情形成合力。不过,这种不协调,目前正在得到改变。
总体看,10月大盘要迅速实现逆转存在难度,不过,市场积极信号持续加强。只要中小创成长主题领涨龙头股能够保持强势,从现阶段市场环境看,权重蓝筹股也不会拖后腿。因此,我们应该对十月行情抱乐观预期。(上海证券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积极布局 基金等机构四季度配置紧盯改革转型
9月28日,沪深两市走势分化,沪指上涨0.27%站上3100点,深成指涨逾2%收复万点,创业板大涨逾5%。不过,两市成交量却创近8个月的新低。基金人士表示,从A股历史情况来看,国庆节前成交量总是大幅减少,在9月底形成一个阶段性低点,而节后资金往往会回流市场,四季度上演结构化行情的概率大。
节后成交量有望回升
昨日,沪市成交1664.2亿元,深市成交1145.8亿元,创业板成交319.5亿元,两市成交量再创新低。对此,北京大君智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吕长顺分析称,从华尔街的交易规律来看,每年10月是买股票的时点,5月是卖股票的时点;而从A股的规律来看,每年的国庆节前成交量总会大幅减少,从而在9月底形成一个阶段性低点,而节后在没有重大利空的情况下,资金往往会回流市场,A股或将出现短期行情,而由于每年年初市场的流动性最好,所以上涨也许会维持到明年一季度。另外,从经济周期来看,目前仍然处于利率下行周期,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在17.5%的水平,货币政策存在很大的空间。根据历史规律,当利率处于下降周期的时候,资本市场流动性都是充裕的,没有长期持续的熊市基础。
兴业证券也表示,当前换手率已从高位回落到接近均值水平,低迷的成交量意味着做空筹码的相对衰竭。虽然现在还不到历史上极端底部低迷的换手率,但是当前的货币充裕环境远胜过历史上的历次底部阶段,所以,基于当前换手率和成交量萎缩的水平,至少未来两个月A股市场的机会大于风险。另外,市场波动率的下降本身也意味着风险的下降。四季度行情特点将是跌深反弹加上大分化行情,大家应该抱团取暖。
数据显示,上周公募偏股型基金仓位下降1.67%,当前仓位为69.01%。其中,股票型基金下降1.74%,标准混合型基金下降0.83%,当前仓位分别为86.17%和67.63%,公募基金仓位总体处于历史中位水平。而在基金配置比例上,位居前三的行业是食品饮料、家电和医药,配置仓位分别为5.93%、4.72%和4.25%;基金配置比例居后的三个行业是煤炭、建筑和国防军工,配置仓位分别为0.76%、0.69%和0.48%。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主要加仓了食品饮料、医药和汽车三个板块,主要减仓了有色金属、银行和非银金融三个行业。
四季度配置关注改革转型
对于四季度的配置,北京万博兄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敬祖分析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基本没有悬念,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成为后续投资的重要风向标。不过,他也提到,市场是由投资情绪决定的,在狂热的情绪下,中性的事件可能也会被解读出乐观的含义,反之亦然。但经过6月以来市场的大幅回调,投资者对于风险的预知和判断能力已经比今年一、二季度时要强很多,对待市场会更谨慎,参与超跌反弹的短线炒作也会逐渐减少,相反会更多关注由改革、转型升级、产业驱动带来的投资机会,因此他也建议投资者珍惜时点,进行中长线的布局,不要过度关注短期的变化,而忽略长期方向性的转变。
大君智萌董事长吕长顺也认为四季度将上演结构化的行情。他称,股市是为效率而生的,哪些企业最有效率,资金就会流向哪里,目前大多数的创新型企业集中在创业板,碧水源、乐视网、机器人、网宿科技等一批优秀的技术创新企业已经出现。
另外,上海的一家私募还提到,基于目前港股的估值优势,以及短期A股逐步企稳,港股的配置价值进一步提升,也可以关注海外高息债类产品,做好全球资产配置。(中国证券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