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电年中报集体下滑 格力六年营收首降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侯隽)8月31日,白色家电企业半年报已悉数出炉,成绩单可谓非常难看。
其中,行业老大格力电器发布的2015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501.1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78.7亿元同比减少13.4%,这也是格力电器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营收下滑。
同样6年来首现营收下滑的还有青岛海尔(600690,收盘价10.04元)。海尔集团旗下青岛海尔今年1-6月实现419.2亿元营收,同比下滑10.81%;海信科龙(000921,收盘价8.07元)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01%;春兰股份(600854,收盘价6.75元)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滑58.04%。
业内人士都纷纷感慨,空调行业最冷的冷年开始了。
早在去年年底的经销商大会上,格力电器就发动“清场行动”,当时董明珠就放言“今年(2015年)下定决心,一定要清场”;“我们马上就会有活动,真正把那些烂品牌、假冒伪劣、偷工减料的品牌全部消灭掉,我们才会停止行动。”
尤其是2015年3月27日到29日,一场号称“史诗般对决”的空调大战上演。
一方是准备了50万台空调的国美携手格力,要一起冲击空调销售的世界纪录。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发表宣言:“暴利时代结束了,空调价格也该回到6年前了。”
另一方则是美的联手苏宁,外加海尔、惠而浦、三菱重工、松下、大金、长虹等厂商,声称要“空袭72小时”,启动大规模空调促销让利活动,计划三天内冲击100万台销量,对格力展开“反清洗行动”。
在这场大牌任性小牌遭殃的价格战中,不少一二线空调厂家的生产制造系统,进入了淡季休假状态,就连与市场商家对接的市场营销部门,也开始新一轮的裁员和休假。家电分析师梁振鹏表示,各空调品牌加入混战,从表面看,降价、打折、团购,空调市场一片火爆,实质则是“寅吃卯粮”的利润摊薄行为和又一轮市场洗牌。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