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食品(002216):主业增长仍有压力
主业增长平淡,鲜食业务稳步推进。2Q15营收增速5.4%,依然保持低速增长,主要源于主业仍有压力:一方面宏观经济放缓,替代品增多导致速冻米面食品需求低迷;另一方面思念回归主业投入增加导致市场竞争激烈。鲜食业务稳步推进,截止8月末京沪两地已投入盒饭机将近800台,北京地区约200台,售磬率88%左右,鲜食在北京知名度较高,投放节奏稍快于上海。往2H15看外部环境难以改善,主业压力仍大,鲜食机年内可投放1500台,估计公司全年营收43亿,同比增6%。
毛利率同比走低是净利下降主要原因。2Q15毛利率36.8%,同比降3.7pct,主因可能在于公司加大促销力度拉低出厂价格。主要原料猪肉价格上涨,但由于公司大宗采购原料,前期储存部分低价冻肉,因此肉价上涨在2Q15负面影响不大;管理费用率同比增0.4pct,主要是人员经费增加较多;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1pct,应是与季度间费用确认有关。往2H15看,行业竞争加剧,促销活动力度不减,肉价上涨几成定局,毛利率持续下行概率较大。行业竞争压力仍存,预计全年净利率在1.8%水平。
定增新建产能扩张加速,强强联合打开鲜食成长空间。公司计划定增11.2亿用于包括4万吨鲜食在内的27万吨产能建设,助力公司未来发展与布局,也加速一线城市鲜食项目的推进。鲜食与饿了么将进行业务与品牌方面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事者产品优势与平台优势,使得三全鲜食在原有职场午餐市场基础上增加新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范围,打开新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下调15年收入预测值,下调15年EPS16%,预计公司15-16年EPS分别为0.10、0.11元,同比增-3.1%、17.1%;15年营收增6.1%,PS为1.8倍。考虑到:
(1)公司为行业龙头,15年利润拐点已现,后续净利率走高是大概率亊件。
(2)前期股价下跌较多,基本消化原有估值压力,1.8倍PS在快消品公司具有吸引力。
(3)三全鲜食创新商业模式,定位中央厨房市场空间广阔,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辉煌科技(002296):受益于铁路投资增长 中报业绩较快增长
铁路建设投资持续增长,公司业务快速推进。2015上半年我国共计完成铁路固定资产投资265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7%,铁路建设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在行业环境持续向好的带动下,业务开展顺利,上半年完成新签订单1.90亿元,报告期末在手订单达6.97亿元,在手订单充裕。2015全年铁路计划投资8000亿元以上,轨道交通投资预计将达3000亿元,均高于2014年投资规模。在此背景下,2015年公司主营业务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设备监测、安防类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中设备监测类产品和安防类产品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149.86%、63.73%,但生产指挥及运输调度信息化产品、信号设备及器材、电源类设备销售收入有所减少。
毛利率保持稳定,费用管控合理。公司2015年上半年毛利率47.32%,同比提升0.61个百分点。在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97%;管理费用同比增长8.34%;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24.67%。财务费用的增长主要是公司发行2.5亿元公司债,导致利息支出增加。
公司积极推进外延式发展。公司对北京赛弗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追加投资,进一步拓展在轨道交通WiFi 领域的布局,与飞天联合(北京)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业务实现对接,打造轨道交通车载与车站无线网络的无缝链接。同时,公司与Comlab公司股东签署收购意向性协议,拟收购公司不少于51%股权,利用Comlab 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方面的优势,拓展公司产品链。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5、1.66、2.03亿元,对应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36、0.44、0.54元,对应的市盈率为43X、35X、28X,维持“增持”评级。
迈克生物(300463):代理+自产双动力 化学发光前景可期
1.代理+自产双动力,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实现营收5.14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52亿元增长13.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20亿元增长13.95%;每股收益实现0.88元/股。代理产品收入的稳健增长和自产产品收入的快速增长保证了公司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其中:自产产品收入2.47亿元,增速26.92%,收入比重由上年末的45%增加至48%,成为带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代理产品销售收入2.64亿元,增速6.80%。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研发平台有效和持续的投入,公司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高,自产产品增速有望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
2.化学发光优势明显,有望驱动业绩高增长
化学发光相比酶联免疫反应,具有定量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应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等显著优势,有望取代酶联免疫反应;目前我国化学发光市场主要由进口产品垄断,外资企业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面临巨大的进口替代机遇;国家在政策层面,鼓励医疗器械国产化,化学发光也将享受政策红利。技术替代+进口替代+政策支持,预计2015年我国化学发光细分领域市场将达到69亿元。
公司07年开始研发化学发光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化学发光类产品累计共获得了104项产品注册证书,报告期内公司化学发光类新取得产品注册证书27项;公司化学发光类产品的品种不断丰富,检测项目由年初的31种增加至40种,涵盖了传染病类、肿瘤类、激素类、甲状腺功能类、优生优育类,增强了公司在化学发光领域的先发优势。化学发光产品项目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将带来未来持续的业绩增长。
3.募投项目解决产能瓶颈,为产品放量提供保证
公司此次募集资金净额9.97亿元,承诺5,037万元将专项用于化学发光产业项目,4.3亿元用于医疗及诊断仪器生产项目,其中也包括化学发光产品。我们认为,随着募投项目逐渐达产,将解决公司产能瓶颈,为产品放量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