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发布题为“投机情绪难以支撑有效反弹”的研报称,“当前市场仍然缺乏一个能够支撑大规模行情的理由,因此近期的行情以弱市主题轮动为主流,尚无法形成主线,大部分看多的投资者都是抱着博弈一把的投机心态,市场缺乏新增资金持续流入的契机。”
齐鲁证券也发布周策略《多看少动,控制仓位》表示,“我们短期更加倾向于多看少动,观望为主。”
山西证券发布研报《控仓慎行,等待机会》提到,政策面上,监管层救市力度在降低,无论是从上周证监会关于证金入市资金何去何从的表态、还是从近几次股指试探前期底部后被拉起的幅度上都有所体现,相应地,游资搏政策的积极性也会下降。
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仓位继续下降。众禄基金研究中心仓位测算的结果显示,上周样本内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剔除QDII和指数型基金)平均仓位较此前一周的84.60%下降0.63个百分点至83.97%,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9.65%,较此前一周下降0.78个百分点;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3.75%,较此前一周下降0.39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中国“股票的黄金时代”已经终结
知名市场分析人士刘晓博表示,A股的价值归回之路才走到一半,未来一年里有美元加息、国际市场动荡、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等因素,更有IPO注册制后“估值重估”,这些都是史无前例的、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所以不确定性非常大。这个时候,不能轻易抄底。短线抢反弹虽然有机会赚钱,但非常难以把握。
1、这轮A股下跌,表面上看是“去杠杆”之后的“去泡沫”过程,其实质是国家的天平再次向改革、实体经济发生了倾斜。
2、这个变动跟人民币贬值靠得比较近(其实贬值就是天平倾斜的一部分),所以产生了共振。人民币贬值之后,引发了全球多国货币的贬值,以及大宗商品的暴跌、股市的调整。而这些境外市场的大幅波动,再回过头来影响到中国股市。
3、A股为什么要“去泡沫”,因为它的高估值已经成为中国对内、对外战略的“绊脚石”。
4、中国新时期的内部战略是:通过反腐败、司法制度改革、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及IPO注册制改革,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支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从“城镇化+房地产”转移到实体经济上。这其中,IPO注册制改革至为关键,是中国从“印钞票时代”切换到“印股票时代”的关键一招。目前股市存在审批制带来的“壳价值”或者叫“审批泡沫”。不挤出审批泡沫,未来的改革很难推进。事实上,股灾已经延缓了IPO注册制改革的进展。
5、中国新时期对外战略是,通过“资本输出”、“产能输出”,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输出”,化解过剩的产能、资本,实现经济腾飞和民族复兴。一带一路、亚投行、金砖国家发展银行等,都是为此服务的。其关键环节,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必须解决汇率高估问题。在2016年9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予的,假如人民币被纳入SDR后的必要观察期)之前,人民币要基本解决汇率高估问题。换句话说,还需要有一定幅度的贬值。而这,也要求A股降低估值。
6、种种迹象显示,近期国家对“实体经济”又开始重视起来,这说明未来围绕内部、外部的战略,改革的力度将加强。为什么?因为股市、楼市泡沫都试过了,走不通,而且风险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