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局31日公布数据显示,1-6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68797亿元,支出58767亿元,顺差10030亿元。其中,6月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2468亿元,支出10461亿元,顺差2007亿元。
具体来看,2015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2468亿元,支出10461亿元,顺差2007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1202亿元,支出8287亿元,顺差2916亿元;服务贸易收入1265亿元,支出2174亿元,逆差909亿元。1-6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68797亿元,支出58767亿元,顺差10030亿元。
农业部部署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7月30日下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送审稿)》。会议强调,当前农业机械化的重点就是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要充分认识推进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意义,以开展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
分析认为,农业部力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机械板块有望受益。A股市场上,可重点关注江淮动力、新研股份。
安监总局:减矿减产 推动煤矿企业扭亏脱困
3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强调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减矿、减产、减面、减人、减事故”,推动煤矿企业扭亏脱困、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煤矿安全治本攻坚,让更多的煤矿实现全年“零死亡”。
杨栋梁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带来了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五减”兼顾当前和长远、治标和治本,针对煤炭市场供大于求态势,顺应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趋势,立足保护矿工生命安全。
杨栋梁强调,“减矿、减产、减面、减人”是保障措施,“减事故”是最终目标。要用宽的眼界、高的境界来看待,用严的要求、实的举措抓落实,坚定不移推进“减矿、减产、减面、减人”这个治本之策,努力实现“减事故”这个最终目标。
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方案评审获通过
日前,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组织召开“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工程(一期)实施方案(2015-2017年)专家评审会。经专家组认真审议,一致同意该方案通过评审。
与会专家认为,该项目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应用工程,有助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空间信息互联互通。同时,对于推进我国航天装备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实施方案,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田玉龙要求,一要统筹空间信息走廊工程、金砖五国虚拟卫星星座和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多任务小卫星星座三项任务,做好中国航天国际合作总体布局;二要统筹国内卫星资源调度、信息平台建设和应用服务等工作,系统描绘空间信息走廊工程架构和组成、“一带一路”地面站网布局和空间数据云服务网格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