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中国指标股指——沪深300指数市值已蒸发三分之一。股市的溢出效应是否会影响到实体经济?
7月9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坚定地表示,中国经济形势“没问题,放心吧。”他同时称“股市也没问题。”刘鹤表态后,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一颗心终于落地:“那我就放心了。”
从7月9日开始,中国进入了二季度经济数据的集中发布期,一系列数据的公布将证明中国经济是否真的“没问题”。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4%,上半年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3%;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下降0.4%,上半年PPI同比下降了4.6%。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认为:“目前的通胀水平为央行宽松的立场提供了空间。”他表示,鉴于A股市场近期的波动,央行有必要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角色,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帮助市场恢复信心。他预计,央行将在今年三季度降息降准。
未来几天即将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还包括货币信贷数据、贸易数据,今年二季度GDP数据将在7月15日出炉。现在,针对二季度GDP的预测已经开始。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宋宇预测,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为7%。宋宇认为支撑这一判断的理由来自政策放松力度加大;反腐的经济拖累季节性消退;外需走强以及股市表现强劲带动金融服务业收入增加。
今年年初,宋宇曾将2015年GDP增速定义在7.1%左右,并且,通胀率不会超过2%。他强调,通货紧缩是经济新常态下需要极力避免的。高盛预测,二季度环比折年增速约为6.9%。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则认为,中国经济二季度GDP季调后,季环比折年增长率从一季度的5.3%,提升至二季度的7.1%。“总体而言,经济数据符合我们对经济加速增长的预测。”
朱海斌是在分析了6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后得出这一结论的。6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2,连续四个月处在荣枯线50的上方;服务业PMI升至53.8,基本反弹至三个月前水平。
实业界是否也对中国经济前景保持乐观?
相对于紧盯各种经济数据的经济学家、分析师,企业经营者有不同视角。北京中软冠群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秦俊峰说:“整体看,我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中软冠群是电子文档管理系统提供商和服务商,业务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判断的依据在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秦俊峰认为,这些政策都是支持他对中国经济表示乐观的因素。
美银美林近期完成了《2015年亚洲首席财务官(CFO)市场前瞻调查报告》。结论显示,91%的中国首席财务官预计2015年将实现营收增长,81%的首席财务官预期2015年将实现利润增长。43%的受访中国首席财务官认为,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是其最大的宏观经济顾虑,高于2014年的17%。
美银美林对630名首席财务官做了调查,75家中国企业接受访问,这些公司的年营业额均超过5亿美元,超过40%的受访者在年营业额超过50亿美元的公司任职,此次调查来自金融与矿业的受访群体占比28%,其次是石油、天然气和制造业,分别占受访群体的24%。
中软冠群不在美银美林调查的主要行业里,秦俊峰说:“中软冠群这几年每年都按照营业收入增长50%、利润增长不低于30%的态势稳定增长。今年与去年相比我们希望继续保持这一态势,我们的目标是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实现翻倍。”
几乎同一时间,埃森哲发布了一份2015年首席执行官(CEO)洞察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入新常态,中国企业家们仍对宏观经济保持乐观,80%的受访CEO对中国经济持积极态度,这一比例比2014有小幅提升;62%的CEO对自身企业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这一比例大幅低于2014年的89%,主要是担心新的市场竞争者带来的竞争威胁。埃森哲的调查涉及50位中国企业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