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独家观点 >> 正文
楼继伟:中国资本外流不突出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5-6-25 9:20:55 点击数:143
分享到:

如果美联储加息,中国可能会有小量的资本外流,但影响不会很大。

当地时间6月23日,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在美国华盛顿拉开帷幕,出席对话的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作出上述表示。

楼继伟还对外界关心的中国GDP增速、亚投行和TPP、中美投资协定等热点经济议题,逐一作出回应。

“美联储加息”影响:

中国资本外流不突出

关于加息预期,美联储主席耶伦最新的预测是,如果经济形势符合美联储多数决策者预期,可能会在2015年稍晚开始加息。

对此,楼继伟回应,“美联储声明永远都是正确的,因为它说如果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就会怎么样,这都是假设。如果假设的情况不发生呢,所以很难讲她(耶伦)说的如果的情况会不会发生。”

虽然还只是“如果”,但楼继伟并不否认,这个“如果”已经产生影响,已造成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流,但在中国资本外流不突出。他解释,因为中国经济总量比较大,中国也不是像有些国家一样依赖短期资本流入,中国经济结构不是单一的,而是比较完整的,不像某些大宗商品国家,另外中国也没有完全放开资本管制。“短期资本流动我们还是警惕的,因此即使美联储加息,可能有小量的资本外流,影响不会很大。”

中国经济增速目标

不是一定要7%以上

至于中国的经济增速问题,据财新网报道,楼继伟当天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速目标是7%左右,并不是说一定要7%以上,关键要看经济结构变化是不是良性的,经济驱动力是不是变好,就业是不是良好,物价是不是平稳,而不仅仅看增长。

美国财政部部长雅各布·卢当天也表示,中国经济正在转型,注重国内消费而不是投资和出口,“我很有兴趣听听你们的意见,如何平衡维持短期增长目标的同时,继续推进这些改革。”

此外,在6月23日的开幕式上,雅各布·卢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中美两国已经占到全球三分之一的GDP,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占到40%。

法新社称,楼继伟对此回应,在40%中,中国占到了30%,美国只有10%,美国应该占更多一点,第一大经济体应该负更大责任,“我们希望美国加快结构性改革,提高劳动参与率,提高储蓄率,美国要有合适的机制将储蓄转为投资。同时,我们建议美国可以利用财政状况好的时机,在基础设施和创新等方面发挥投资的更大作用,对全球做出更大贡献。”

此外,对于备受外界关注的亚投行,楼继伟表示,亚投行筹建过程中,中方保持与美国和日本官方的沟通,每次讨论情况都向其通报。中方向美国和日本敞开了加入亚投行的大门,但到目前为止美国和日本都没有表示加入亚投行的意愿。

中美BIT负面清单:

正在谈长度和质量

在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前,双方刚刚结束了第19轮中美投资协定(BIT)谈判,中美首次交换了负面清单出价,正式开启负面清单谈判。

23日 ,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接下来双方将就清单的长度和质量进行重点商谈,双方已经有意愿在已交换的清单基础上推进谈判,“也就是改进清单的质量,缩短清单长度。”

不过,张向晨也坦言,改进负面清单对中国来说“更加困难一些”,因为这对中国是一项新的挑战,并强调,改进负面清单需要双方都作出努力,因为到美国投资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中方希望美方也能改善美国投资环境。

张向晨表示,美国应该消除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设下的投资壁垒,减少对中国企业的“弹簧门”,尤其是在基础设施行业和国有企业在美国面临强大的阻碍。

对于另一项美国主导的贸易协定——跨太平洋(行情601099,咨询)伙伴关系协定(TPP),张向晨称,在此次对话会上,还没有听到美方欢迎中国加入TPP的声音,但中国对于所有能够促进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倡议和安排都持欢迎态度。

张向晨说,希望美国能尽快完成TPP谈判,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中美BIT谈判中,“因为任何国家贸易谈判的人员都是有限的。”

《华尔街日报》称,近几个月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两国官员在协定应覆盖哪些行业和产业方面出现分歧。

股民天地网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中的文字和引用的数据、图表、图片等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等。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
您还在为选股而苦恼吗? 请免费下载最新推出的《操盘软件富赢版V10》试用。《操盘软件富赢版V10》在原有软件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功能,并内置选股方案,让选股更加容易。新增加个股短线操盘,中线操盘提示,让您安全获利。软件免费下载地址:
http://www.bjzq.com.cn/Soft/ShowSoft.asp?SoftID=15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了解更多惊喜功能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