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息是推动资金“脱虚入实”的最有效政策工具之一
推动“脱虚入实”的根本不是抑制股市价格,而是要建立更为稳定的转型预期,降息是有效的政策选项。一种有代表性的论点是,A股市场无法形成社会有效融资,不利于实体经济增长与转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片面,只看到了静态的结果,而没有看到变化的趋势。短期A股对资金的分流确实存在,但原因是上市公司对增长转型以及流动性环境的长期预期并不稳定,存在一定的避险情绪。降息及持续性的降准有助于明显改善企业预期,增加投资及转型。一个值得参考的例子是美国 2009年以来市场及经济的复苏,以2013年3月份数据看,美国企业现金储备高达1.45万亿美元,企业在转型早期并不喜欢花钱。如果没有持续的量化放松QE,现金储备不会转化为持续投资。
二、降息窗口正在打开
本轮降息周期始自2014年11月,已经两次降息。但是从政策效果看,通胀水平仍然偏低(一季度只有1.2%),经济增长仍然不振,包含国开行回归政策性银行等,一系列非常规型调控手段正在启动。从各个市场观察可以看到,市场对于短期利率、调控效果存在信心,而对于中长期转型信心仍然不足。可以预见,美国可能在三季度中后期进入加息周期,最为有利的中国降息时间窗口在二季度打开,我们认为二、三季度各有一次降息将是大概率事件。降息的启动以及监管层对于更加稳定的长期调控目标的沟通将是驱动上市公司转型、加速A股融资功能启动的重要前提。
三、降息预期加强,A股“新平衡”进一步确立
我们之前分别上调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数目标到4600点和3000点,我们认为接下来市场平衡化特征更加明显,降息及相关调控政策预期也会催化市场新平衡的建立。新平衡格局下我们推荐金融地产估值洼地组合(兴业银行 、保利地产 、光大证券 ),周期资源洼地组合(盘江股份 、中国铝业 ),并维持年初以来对工业物联网、传统行业转型两大领域的推荐。主题方面,推荐供应链金融主题(农产品 、金发科技 ),长江经济带主题(江西长运 、宜昌交运 )、国企改革主题(中国巨石 、国药股份 )、“一带一路”之核电主题(上海电气 、应流股份 )、大环保之新能源汽车链条(国电清新 、东源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