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业主带着前一天换下的脏衣服来到停车场。他把衣服投进旁边的柜子,打开手机APP提交洗衣订单,然后钻进自己的小车,开车上班。
随即会有工作人员将这些脏衣服运到邻近的五星级酒店洗衣房进行洗熨,傍晚送回。
这是保利地产社区O2O当中的洗衣服务。通过利用五星级酒店未满负荷的洗衣房,停车场的边角空间等闲置资源,自建出低成本的洗衣业务链条。集团需要新增的投入是停车场里的收衣柜子和运输的部分。
4月中旬,保利地产集团董事长宋广菊在微博上发“保利是个P!”制造营销话题,次日公布了公司的5P战略,包括养老、社区O2O、海外地产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社区O2O部分。该战略发布意味着中国最大央企将像多家地产龙头企业一样,分食该项业务的蛋糕。
据悉,保利将在全国245个社区约5000万平方米物业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若比邻”商业品牌打造社区O2O,建立标准化、可快速复制的社区商业模型。经济观察报了解到,各项服务的铺开都会率先利用已有资源。
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未来社区不排除会通过并购的方式,引进新业务。
社区“1+X”
今年上半年,保利陆续通过项目试点推出多项社区增值服务,APP则计划在6月底上线。社区O2O因涉及物业、客服、商业、养老等多个板块,保利委派集团副总经理胡在新同时担任这些子公司的董事长,统筹运作。
接近保利的人士介绍,保利对社区O2O研究已久,其中对已有例子的关注点侧重于如何落地和有效增加用户的使用频次。“研究社区O2O越久,越发现单纯做互联网平台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跟实业结合。”该人士说。
比如上文提到的洗衣O2O,是众多社区O2O平台都想要做的业务,但是通常面临需要增设实体店,如何收集衣物等方面的障碍。保利商业公司的员工经过调查发现,保利自建的一批五星级酒店,洗衣房资源尚未被完全利用,本身就可作为洗衣场地。而且,“一般洗衣店的营业时间跟个人的上班时间重叠,让顾客专门跑一趟洗衣店或店员上门收取都不方便。那么在停车场设置收衣点,业主上班就顺便把脏衣服投递了,不占用业主其他时间,可增加业主使用这项服务的频次。”上述接近保利的人士介绍。
该人士认为,保利巧妙地抓住了业主的“痛点”。
保利地产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何智韬对经济观察报介绍,洗衣服务首先会在周边有保利酒店的项目开展,第二步在没有保利酒店的项目开展,第三步则在所有社区铺开。
保利的社区O2O商业品牌取名“若比邻”,方式是利用若比邻社区中心实体店和若比邻APP打通线上线下,满足业主在生活配套、购物休闲方面的需求。“若比邻”的模型是“1+X”,洗衣服务是其中一个X,属于保利自营。其余还有12项社区基本功能,包括药店、面包店、中西式快餐、健身、美容美发、儿童娱乐、家政服务、冲印、五金维修、银行等,通过与挑选的商家合作,商家进驻保利的APP平台实现对业主的服务。
核心的“1”则是自营的社区超市。
保利方面表示,将打造自营的社区超市品牌“比邻超市”(Neigh-bourMart),定位为主打生鲜产品和便利服务的社区生活超市。为增加业主使用频次,“比邻超市”的生鲜产品的比例设定为30%-40%。保利方面称,比邻超市可以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一站式”的功能需求,“高频次便捷”的行为需求及“家庭生活用品”的品类需求。
此外,除了满足社区配套休闲购物的需求外,“若比邻”还有邻里社交的功能。据了解,在若比邻社区中心实体店内,设有独具特色的50-100平方米社区客厅——“邻空间”,通过它的展示及社交功能,提供社区居民聚会场所。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不要小看洗衣、生鲜产品这些服务,对于增强业主黏性非常有帮助,对于保利的品牌形象也有提升作用,这是国内地产行业进入到“存量市场时代”重要的战略部署。
优势是线下资源
据媒体公开报道,保利商业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社区O2O事业部总经理赵亮透露,若比邻社区中心实体店规划有三个模型,体量分别为2000平方米、5000平方米以及1.5万平方米,主要选址在商业较繁荣的一二线城市。2000平方米的模型要求半径600米范围内居住人口在1万人以上,搭配的比邻超市面积在500平方米;而5000平方米的模型要求半径1公里范围内居住人口3万人以上,搭配的比邻超市面积在1000平方米;而1.5万平方米的模型则要求半径2公里范围内居住人口13万人以上,搭配的比邻超市面积在3000平方米。
根据保利地产的规划,若比邻商业品牌是依托于保利住宅楼盘,并逐步实现各项社区功能。
赵亮表示,在保利的社区开设实体店只是保利社区O2O战略的前期规划,在形成一定规模后,若比邻将会以轻资产的模式迅速扩张,包括和其他住宅社区、其他商业伙伴进行合作,而不仅限于保利开发的住宅社区。
不过,这是对未来的设想。
对于起步阶段的工作,何智韬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若比邻社区中心实体店的铺设不会太快,会平衡成本和客户需求。“例如在保利的老社区,商铺早已卖光,公司会把商铺返租回来,用于开设超市。”何智韬说。
除了现成的商铺,开发商还有很多实体资源可以挖掘价值。“线下资源是开发商做社区服务的优势。”何智韬说,“例如地推(地面推广),开发商不需要新增很多人手来做这个事情,我们本身就有物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可以做。”
前述接近保利的人士亦表示:“房地产企业从事社区服务的一个明显优势是:客户是自己的,有众多途径去了解他们的需求,而且项目也是自己的,外面的商家很难进来。”
客户是现成的,空间也具备了,考验开发商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打通各个渠道,盘活闲置资源,创造一门“好生意”。
另一家地产龙头企业负责社区O2O业务方面的人士说:“线下资源所有开发商都有,问题是这些业务能否都找准业主的‘痛点’。找不准的话,APP根本没人用。”其表示,今年内保利能把社区业主使用APP的频率和黏性做上来,就挺不错了。
据透露,7月份保利社区O2O将会正式落地,首个若比邻将位于广州保利天悦,面积2000平方米。
养老、理财、新业务……
何智韬介绍,集团目前正在整体筹划如何围绕社区开展各项业务。经济观察报了解到,除了社区商业,目前嫁接到社区当中的还有养老,未来还有其他新业务,可能通过股权方面的安排加入到保利的社区服务当中。
今年3月,北京和熹健康生活馆试营业。该健康生活馆位于北京保利林语山庄的养老会所“和熹会”,通过线下的“和熹健康生活馆”及线上的“和熹生活网”为和熹会员提供包括健康量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咨询、健康指导、绿色就医通道、适老商品推荐、养老服务和分时旅游度假等在内的专业服务。
保利内部人士向经济观察报介绍,“和熹健康生活馆”将陆续在广州、佛山、成都、武汉等城市的保利项目落地。
线下“健康生活馆”以及线上“和熹生活网”收集的社区老人健康测量数据、档案,可用于为保利旗下的专业养老机构“和熹会”增设新服务提供指导,为保利的住宅社区,尤其是老社区做适老化改造提供指导。
据了解,保利计划未来10年在全国开设50家“和熹会”,形成全国品牌连锁运营布局,提供机构养老、候鸟式养老、度假式养老、康复理疗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复合型养老服务。
社区服务在线上和线下打通后,还会为产品与服务的供应商找到客户提供多种便利,想象空间巨大。保利的会展业务方面从去年开始开办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是国内外的适老产品供应商的交流平台。公司通过该平台接触和积累了大量适老产品供应商资源。和熹健康生活馆未来可作为适老商品供应商与用户对接的“窗口”。
对于包括保利在内的地产开发商来说,社区O2O才刚开始。围绕社区的各种服务,哪些是高频次的,哪些利润高,地产商们都各有各的探索,有的青睐送水服务,有的开展尾盘代理和二手房代理业务。
保利方面透露,所有社区服务内容都会关注,未来不排除会透过股权方面的合作,嫁接新的业务进来,为业主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在3月分享2014年业绩时,保利地产管理层就表示,社区新业务也可能会通过并购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养老和会展就是已有的例子。保利安平养老产业投资公司是保利地产集团与北京安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2012年共同出资合作成立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会展方面,保利则通过收购广州锦汉展览有限公司涉足该项业务。
与金融机构联手可能是下一个合作内容。保利方面表示,公司意识到未来社区需要为业主提供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会考虑如何与金融机构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