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采访的当天正值周末,正在记者担心看不到生产现场之时,李卫东带着记者走进了一座灯光明亮的现代化生产车间,这是第一大项目年产500万吨万件羊绒衫的生产车间。据车间负责人介绍,车间有700多名生产工人,生产用的电脑横机全部从日本进口,每天有数以万计的羊绒衫从这里由原料变成成品,目前生产线上正在生产的羊绒衫全部是供应给优衣库的产品。由于订单太多,车间已长期处于满负荷合运转状态,正在发愁今年春节怎么放假。
随后,记者又探访了20梳20纺、年产210万件高端羊绒服饰等车间,无论是轰鸣的机器、正在紧张调试等待安装的设备,还是即将出产的高档毛纺面料、亚麻面料展示样品,似乎都在说明,募投项目运行井然有序。公司董秘陈晓菲对记者说:“如果今年夏天再来,也许我们就能搬到园区里的新大楼办公了,腾出来的办公场地将变成培训学校,用于新员工的培训,公司需要大量的源源不断的熟练生产工人。”
业绩下滑为短期因素所致
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银绒业的业绩在2014年首次面临大幅下滑。依据中银绒业业绩预告,公司2014年1月至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0.8亿元~1.1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70%。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李卫东表示,导致上市公司2014年度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是巨额的新员工培训支出。灵武生态生态纺织园区全部投产后,需要7000人左右的新增员工,这比公司原有员工人数的2倍还要多(原有员工3000人左右)。
“我们2014年共招聘并培训了5000名左右的新员工,在培训期间,除了要给每位员工每月发放2000元的补贴外,还有食宿、聘请老师等各项开支,算下来平均每位员工的培训成本大概在15000元左右,巨额的培训成本直接拉低了公司2014年度的业绩水平,随着2015年新建项目的逐步投产,去年培训的新员工将派上用场,为公司创造效益,预计公司的业绩也将逐步回升。”李卫东表示,新项目建成后公司产能将大幅缓解,随着销量的增长,公司的业绩也将迈入更高的台阶。
政府或加大支持力度
李卫东向记者介绍了中银绒业在生态移民区建设针织厂的项目。为响应自治区政府解决生态移民就业的号召,在政府免费提供土地的情况下,中银绒业先后在狼皮子梁、闽宁、月牙湖、洪光、海原5个移民区建立针织厂,这些项目计划总投资8亿元~10亿元,建成后将产生产值16.77亿元,实现利税2.47亿元,解决就业人口5000人以上。
记者获悉,未来地方政府极有可能加大对中银绒业的支持力度。据相关人士透露,银川市主管金融的副市长郭柏春将会空降到中银绒业,兼任党委书记。这位有着央企高管背景、在业内被誉为重组专家的副市长如果空降中银绒业,政府支持的用意明显。
记者电话采访了郭柏春副市长,他谈了对中银绒业一些看法:一是新老交替、人员更迭是企业发展中的一种常态;二是中银绒业作为上市公司,这几年,在证券监管部门的督导下,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得很快,一两个人的离职不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大的影响;三是中银绒业是宁夏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府会一如既往支持其发展。
原标题:中银绒业:喧嚣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