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够准确的捕捉牛股牛股,抓住个股的拉升机会,了解机构资金的实时流向,请免费下载 操盘手超赢版v8.68 体验实战效果,软件下载地址:
http://www.bjzq.com.cn/Soft/ShowSoft.asp?SoftID=12
不必过虑“到期日效应”
就目前情况看,IF1006合约出现“到期日效应”的可能性较小。当然,考虑到上周三市场在没有任何重大消息出现的情况下突然大幅拉升的情况,投资者对市场意料之外的表现也需保持警惕。
股指期货1006合约在上周五收盘时持仓量依然高达10034手,相较于1005合约在倒数第三个交易日收盘时的1159手持仓量来看,数目确实较大,在仅有两个交易日的情况下,市场出现了可能会存在“到期日效应”的预期。但是,在端午节休市三天后,本周四1006合约大幅减仓5617手,使得周四收盘时1006合约持仓量大幅下降到4417手。实际上,从周四的市场表现来看,上周五存持仓中很大一部分可能存在着博弈节后行情的心态,在市场震荡运行的格局下,多空双方在到期日前大幅减仓也就在意料之中了。我们认为,本周五在1006合约上出现“到期日效应”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一般来说,“到期日效应”指股指期货合约临近到期时,由于交易中买卖失衡而导致现货市场价量波动性暂时扭曲的现象。国内外很多实证研究表明,股指期货所引致的股市“跳跃性”波动,大多集中在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这说明,股指期货确实存在着影响股市波动的渠道,并在临近期货合约到期日时表现更为明显。尽管这种影响的结果大多是短期的跳跃性波动,但如果大部分市场参与者是非理性的,或者是信息不对称的,这种影响将会产生放大效应,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继发性波动。
股指期货“到期日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期货合约到期日及最后结算价格的确定方法、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现货市场交易机制、现货市场深度、是否存在多种衍生品同时结算等,而其内在根源是现金交割制度。可见,传统的“到期日效应”主要聚焦于现货市场。但实际上,由于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且股指期货价格波动更加灵敏,股指期货市场理论上也会具有一定的到期日效应,临近到期日期货价格的波动也可能显著不同于非到期日。很多关于美国、日本、香港、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哪个市场,在指数衍生品合约到期日,股票市场均存在交易量异常放大效应,但价格效应并不显著,而波动性效应尚无明显定论。
我们认为,1006合约不会出现“到期日效应”的理由主要有:第一,到期日效应内在根源在于现金交割机制,因此,股指期货交割结算价的确定方法成为影响到期日效应的重要因素,目前沪深300指数股指期货合约的交割结算价采用到期日沪深300指数最后2小时的算术平均价,这使得投机力量企图操纵股指结算价的难度变大。
第二,在不存在突发性利空的情况下,尽管权重股表现依然疲弱,但市场大幅下挫的动力并不足,这就使得在期指合约到期时市场出现大幅向下波动的可能性降低。
第三,基于套利、套保以及资产组合等市场投资行为的传导渠道来看,出现到期日效应的概率也较小。周四收盘后基差基本接近于0,期现套利者在周四平仓和周五平仓的差异不大;而考虑到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套期保值者大规模平仓对期货市场的冲击也不会很大,资产组合所带来的影响预期也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