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证券审计行业的监管确实趋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发布:
《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在2025年1月就这一办法征求意见,旨在加强证券审计机构备案的全链条管理。
《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该准则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业务中的独立性要求。
新《审计法》:新修改的审计法为强化审计监督、完善审计制度提供了法治保障,扩展了审计范围,并严格规范了审计行为。
2. 监管措施的实施:
行政处罚:2025年内,已有19家会计师事务所因各种违规行为被证监会和地方证监局开出罚单,总计被罚没近3000万元。
立体化追责:在行政、民事和刑事的立体化追责态势下,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不断夯实内部治理基础,重视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吸引和培育,提升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3. 行业生态的变化:
竞争激烈和收费下滑:当前,证券审计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收费快速下滑,这给审计机构带来了更大的执业压力。
独立性挑战:审计机构在保持独立第三方观念的同时,还要依靠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服务费盈利,行业收费低、需求方要求不高,这些都对审计行业的独立性提出了挑战。
4. 未来展望:
监管从严: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证券审计机构的监管,确保其能够履行“看门人”的责任,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
高质量发展:审计机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加强内部治理,确保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证券审计行业的监管趋严是为了提高审计质量,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最近资本市场可是热闹非凡呢!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证券审计监管可是越来越严了,这可不仅仅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事情,关系到每一个投资者的钱袋子呢!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一下这个话题吧!
你知道吗,会计师事务所可是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他们负责审核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确保这些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但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可是对他们的监管越来越严了。
据《证券日报》报道,今年以来,证监会和地方证监局已经对19家会计师事务所开出了27份罚单,其中3份是行政处罚决定书,24份是行政监管措施。这可不仅仅是罚款那么简单,更是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专业能力、执业质量的一次全面考验。
说到罚款,这可是个重头戏。据数据显示,3家被行政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合计被罚没近3000万元。其中,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和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出具了虚假的审计报告,分别被罚没311.32万元和424.53万元。众华会计师事务所也因为出具了虚假的审计报告,被罚没1969.34万元。
这样的罚款金额,可谓是重拳出击,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会计师事务所知道,监管可不是闹着玩的。
那么,为什么监管会如此严格呢?专家表示,注册会计师对重大财务舞弊的识别能力和报告意愿是监管的重点。一些重大的审计失败案件,往往和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或报告重大财务舞弊有关。
因此,监管部门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内部治理,提升专业能力,提高执业质量,发挥监督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资本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除了会计师事务所,券商的债券业务也是监管的重点。最近,证监会就对西南证券、民生证券、中泰证券等3家券商的债券业务进行了监管。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这3家券商在债券业务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包括内部控制不完善、承销尽调不规范、受托管理项目未尽责等。证监会决定对西南证券、民生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对中泰证券出具警示函。
看来,券商的债券业务也是越来越难做了,监管可是越来越严了。
你以为跳槽就能逃脱追责吗?那就大错特错了。最近,一位保代跳槽到上市公司后,还是躲不过追责,甚至丢了董秘职位。
这位保代名叫张锐,曾任职于平安证券、华林证券、华创证券、渤海证券等券商。2022年加入锦富技术后,他先后担任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因为原任职公司在某项目财务顾问业务中存在核查未勤勉尽责的情况,证监会对张锐进行了处罚。
这起案例再次提醒我们,监管可是无处不在,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做什么,只要违规,就逃不过追责。
起来,证券审计监管趋严,不仅是对会计师事务所和券商的一次考验,更是对整个资本市场的保护。只有加强监管,才能让资本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而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也要时刻关注这些变化,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