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最新消息,2025年新疆电力中长期年度交易顺利完成,成交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千瓦时,达到1175亿千瓦时,创新疆电力中长期年度交易的最高纪录。此次交易规模的增长标志着新疆电力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和成熟,为保障电力供应稳定、价格平稳发挥了关键作用绿电涌动,千里之外——西藏地区绿电首次实现外送北京
想象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西藏高原,那里的太阳能电站便开始忙碌起来,将清洁的电力通过电网送往千里之外的北京。这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而是已经实现的现实。2025年1月1日起,西藏地区绿电首次实现外送北京,标志着我国电力交易市场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你知道吗?这次西藏地区绿电外送北京的交易,预成交电量高达1500万千瓦时,这可是电力交易市场首次突破千亿千瓦时的大关!想想看,这1500万千瓦时,足够一个中等城市使用一天,而这一切,都来自于西藏高原的清洁能源。
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这里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西藏的清洁能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据统计,自2015年首次实现“藏电外送”以来,西藏已实现清洁能源外送电量157.9亿千瓦时,创造经济效益超42亿元,实现减煤48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08万吨、二氧化硫36万吨。
那么,这次西藏地区绿电外送北京的交易,究竟是如何达成的呢?原来,每年丰水季节,西藏各水电站来水增加,西藏电网电量逐渐富余。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清洁能源,国网西藏电力及西藏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创新外送手段,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西藏新能源消纳水平提升。
本次交易充分利用2025年西藏水电站枯丰转换时段,依托青藏直流联网通道全力消纳西藏清洁能源电力。青藏直流联网通道,是我国第一条跨越青藏高原的直流输电线路,全长约1790公里,将西藏的清洁能源输送到千里之外的内地。
这次西藏地区绿电外送北京的交易,共有来自北京、西藏的56家市场主体参与,预成交电量约1500万千瓦时,主要为来自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等地的太阳能电力。这些绿电将用于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首都图书馆等广大市场化用户,助力北京减少标准煤消耗0.4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5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北京正式开展绿电交易以来,相继实现了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绿电进京。2024年,北京共实现绿证交易77万张,市场化绿电交易50.5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3万吨。这些数据,无疑展示了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定决心。
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绿电交易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清洁能源将走进千家万户,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让我们共同期待绿电涌动,为地球家园带来更多的清洁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