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网上流传的36家公司将被退市的传言,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王利在12月23日做出了回应。他表示,网上流传的这些信息是不实的,误导了市场。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对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交易类四类退市情形分别明确了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具体标准。今年上半年,沪深京三大交易所已经修订了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进一步严格了强制退市标准,并拓宽了多元化退出渠道。
证监会强调,对于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交易类四类退市情形,均有明确的标准和流程,不会随意退市。同时,证监会还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退市标准和程序,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证监会已经对退市制度进行了严格的规范,确保退市过程公开透明,不会因传言而影响市场的正常运作。最近网上可是炸开了锅,说有36家公司要被退市了!这消息一出,不少投资者都坐不住了,心里直打鼓。不过,别慌,咱们来好好捋一捋这事儿。
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消息是从哪儿来的。原来,是网上流传出来的。但别急,证监会可坐不住了,赶紧出来澄清。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王利表示,这纯属谣言!他们已经注意到网上流传的这些消息,但实际情况是,这些公司并没有被退市的迹象。
那么,退市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退市是有严格标准的。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对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交易类四类退市情形分别明确了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具体标准。今年上半年修订时,也分类设置了过渡期。也就是说,上市公司股票是否可能被退市,需要综合公司具体情况作出研判分析。
王利还强调,退市新规已经充分考虑了出清风险和市场承受能力,市场已充分知悉。所以,别再被那些不实消息给吓到了。退市是有严格标准的,不是随便就能发生的。
那么,那些被传要退市的36家公司,现在怎么样了呢?据了解,有不少公司正在或者已经通过改善经营、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方式化解退市风险。所以,这些公司的命运,还得看它们自己的努力。
至于那些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的66家公司,情况也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悲观。王利表示,这些公司并不意味着都会退市,它们还有一年的时间可以改善经营、提高质量,化解退市风险。
此外,王利还特别提到了ST。ST是指其他风险警示,与退市风险警示(ST)不同,主要是为了提示投资者关注公司规范运作、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风险。公司并不会因此直接退市,整改合格后就可以申请撤销ST。
王利提醒广大投资者,退市是有严格标准的,请多从法定渠道了解相关信息,防止被不全面、不准确的信息所误导。证监会将依法平稳推进退市监管,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信息传播的迅速和广泛。但作为投资者,我们要学会理性看待这些信息,不要被不实消息所左右。关注公司的基本面,才是投资的关键。而对于那些被传要退市的公司,我们要关注它们是否在努力自救,是否真的具备退市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市场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