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投放优结构 信贷服务实体重质效
2023年度金融运行数据发布在即。专家表示,2023年信贷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往后看,信贷增长既会对实体经济保持稳固支持力度,又将更加注重新增信贷均衡投放,从而更好匹配宏观经济发展和经营主体需求;同时,将加大力度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从而更有效支撑经济增长。
数据加快“活”起来 塑强数字经济新优势
近期,多部门密集发布数字经济相关举措,实施《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等。多地也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统筹推进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面塑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规范运营、设置红线 “网红”惠民保迎新规
作为一类具有普惠性质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惠民保凭借价格低、门槛低、保障高等特点,成为保险市场“网红”产品。据统计,其参保人次已经过亿,有效减轻了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然而,在近年高速发展过程中,惠民保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业内专家表示,《通知》提出一系列规范要求,有利于促进惠民保长期健康发展。
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货币政策工具多箭待发
业内人士分析,人民银行将强化总量型与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必要时会创设新工具。当前货币政策“工具箱”较充足,并有望继续得到充实,一季度是政策适时发力关键期。
涉税经营主体活跃向好
“涉税经营主体是经济运行的一张‘晴雨表’,也是感知市场温度的敏锐触角。”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司长练奇峰介绍,2023年前11月新办涉税经营主体中,当年即领用发票、有收入申报的税收活跃户达到1055.7万户,占比69.7%,较上一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证明涉税经营主体活跃向好。
“在场重于择时” 百亿级私募仓位回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9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9.03%,创近两个月新高,并结束了2023年11月中上旬以来的减仓态势。具体来看,56.5%的股票私募仓位超过八成,32.21%的股票私募仓位处于五成至八成之间。百亿级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4.97%,结束了此前连续5周的仓位下跌趋势。其中,42.24%的百亿级私募仓位超过八成,45.71%的百亿级私募仓位处于五成至八成之间。头部私募人士认为,经过前期调整,A股与港股市场风险已较小,当前“在场重于择时”,组合结构重于仓位变化,汽车智能化、创新药等领域的机会值得积极把握。
被两大“考题”拦住 今年来已有9家公司IPO折戟
截至1月9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今年已有9家企业宣告IPO终止,原因均为主动“撤单”。分板块看,科创板和创业板各3家、上交所主板1家、北交所2家。从行业来看,这些IPO终止企业多数集中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行业,数量分别为4家和2家。梳理交易所对7位“弃考生”的问询函可知,业绩下滑风险、业务增长及持续经营能力以及核心研发能力是交易所问询聚焦所在。
三部门发文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
市场准入方面,《意见》提出要放宽医药和医疗器械市场、其他民生重点领域市场的准入限制。包括支持推动在南沙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及游轮免签政策;支持提供与港澳相衔接的公共服务,引进香港地区注册兽医、先进动物诊疗机构进驻南沙,探索香港地区进境兽药区域定点使用模式等部署。
产业化破题在即 人形机器人超预期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