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夏投资最新披露的月报让李蓓的投资动向再次浮出水面。该报告显示,这家公司旗下某产品净值在2023年全年下跌11.79%,其中12月份净值下跌1.68%,其权益类持仓收益下跌主要源于期权权利金面临的时间价值的损失,以及个股持仓走势弱于沪深300。
李蓓指出,当前,在风控框架的范围内,她会用足自己的风险预算,并会将大部分的风险预算留给权益仓位。在她看来,20年一遇的低点,早晚2,3个月进入右侧,都是正常,是值得承受一定的波动,值得耐心等待。
她认为,保险资金的入场或是2024年主要的资金增量。2023年底,无论私募,保险还是外资仓位,仓位出清的过程都已基本完成,仓位的绝对水平都是历史低位。今年初,公募放开净申购限制,主动公募和主观私募所面临的资金流出趋势在未来一年或很难逆转。因此,她将继续规避公募集体超配的行业和个股。但这一轮卖出结束后,市场上所有的存量投资者就都会完成仓位出清,中期上涨的障碍进一步扫清。
根据半夏投资最新披露的月报,2023年12月,该公司旗下某产品份商品持仓占比不到10%,但依然贡献了超过1%的净值增长。权益类持仓跌幅则大于沪深300指数,一方面是期权权利金在指数低波动背景下面临时间价值的损失,一方面是个股持仓走势弱于沪深300。
半夏投资此前承诺,在净值修复回到月末最高点的0.86以上前,公司会以1%内部VAR为风险预算上限。“但我们认为风险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在大机会到来的时候,有能力出手承担风险。当前,我们面对可能是20年一遇的股票市场大底部机会,在风控框架的范围内,我们会用足自己的风险预算。”
由于债券和商品市场都并没有大机会,李蓓将大部分的风险预算留给权益仓位。按当前市场的波动率水平,按1%的内部VAR,大致维持65-70%的权益类净仓,其中指数类(含ETF,股指期货,股指期权)50%,个股类20%。
考虑到保险入市的高确定性,她提高了高股息类的比例。“商品我们依然会密切跟踪,当遇到高赔率高确定性的局部机会,也会积极把握。”
李蓓称,在净值修复回到月末最高点的0.86以上后,公司会在风控框架内增加风险预算,加大敞口,提高组合弹性。
资金流动是过去一段时间更主要的矛盾。外资方面,EPFR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全球主动多头基金从内地和香港股市净沽售共计38亿美元,创下2023全年最大月度净沽记录,也成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三大月度流出。在12月的38亿美元净沽售中,有20亿美元是赎回造成的,而由组合再平衡推动的资金净流出则有18亿。
“根据一些定性但暂时无法定量的信息,12月同时也是国内主动公募私募被集中赎回的1个月。”在她看来,ETF净申购是12月最大的增量,对市场的稳定起了很大的托底作用。
站在2023年底,存量的投资人,除了公募基金因为之前几个月一直被限制净卖出,仓位依然保持高位之外,其它类别的机构,无论私募,保险还是外资仓位,仓位出清的过程都基本完成,仓位的绝对水平都是历史低位。
在李蓓看来,新的一年开年,面临着新的一个考核周期和新的配置需求,道理上存量机构应该有加仓的动机,加上ETF持续净申购,有条件推动市场先出现一轮不小的上涨。然而,开年之后公募基金放开净卖出限制,他们互相博弈,抢先卖出,年初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尤其基金重仓股下跌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