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A股市场波动较大,尤其是前期支撑指数表现的低估值国央企回调幅度较大。而近期市场调整的原因,和4月底时期的调整略有不同。
首先,4月底时的调整结合当时的北向资金外流及港股同期表现弱于A股,海外风险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更大,近期调整则更多体现为内因。其次,是低估值国央企受资金获利了结、板块表现扩散至银行电力等更多领域、部分国央企出现减持等因素影响行情有所反复,权重股的调整加大了市场波动。
展望后市,近期指数回调已计入较多的悲观预期,当前经济数据阶段性走弱背景下,如若政策应对得当,对后续市场表现不用过于谨慎,当前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一方面,经济回稳并非线性修复,也需关注政策后续应对。另一方面,A股估值仍具备吸引力,尤其是低估值国企仍有修复空间。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风格更均衡,并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基本面修复空间和弹性大,且政策继续支持的泛消费领域,如食品饮料等。二是产业链安全、数字经济等政策支持的成长领域,包括高端制造、科技软硬件等。三是国企改革等主题机会。
展望后市,市场进一步下跌空间不大。同时,复苏进程和前期政策表态也决定了短期不会有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市场或将在短期继续处于偏弱势的震荡调整状态。
4月下旬开始,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趋于悲观,PMI、金融数据、地产销售偏弱,人民币近期走贬的趋势和商品期货价格的下跌也显示出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偏弱、需求不足、库存周期尚未完成切换的问题。
同时,市场增量资金仍不足,资金面处于存量博弈阶段,市场资金或将更加注重防御性策略。海外方面,目前仍需确认联储加息周期是否结束,短期需关注美债上限谈判。
配置方面,AI与中特估主线调整,中期仍有机会。AI概念经历强度极大的上涨轮后进入了调整休息阶段,但浪潮未完,AI将由主题走向基本面驱动。
行业方面,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电力、医药、新能源汽车、家电、工业母机、半导体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