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项目加快落地 外资企业扎根中国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吸引外资实现了“开门稳”。一季度,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同比增长25.5%。越来越多的新设外资企业落户中国,扎根生长。专家指出,中国将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必将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虚拟人热度飙升 行业生态亟待完善
近期,“AI孙燕姿”火了,多部作品播放量破百万。虚拟数字人受追捧背后是技术层面的支撑。近年来,AI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AIGC技术在近期的突破,使得虚拟数字人发展进入新阶段。业内人士认为,AI技术应用将加快优质内容开发,虚拟数字人或成为新的流量入口。
综合施策促就业 一揽子举措陆续出台
近期,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到相关座谈会,一系列部署释放出加强研判就业形势、优先全力稳就业基本盘的强烈信号。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未来政策着力点将持续聚焦多方位扩大就业容量、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多层次兜牢民生底线等方面。
A股加速优胜劣汰 投资交易要有确定性逻辑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0多家公司“锁定”强制退市,6家公司退市摘牌,且数字还在增加中。近来ST板块持续低迷,部分个股开启连续跌停模式。对投资者而言,通过“炒差炒劣”来获取“乌鸡变凤凰”般暴利的概率越来越低。受访专家认为,全面注册制下,投资者要擦亮双眼,树立风险意识,秉持价值投资理念。
15省区市加力扩需求 文旅消费提升空间大
今年以来,接触型、出行类服务快速回暖。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季度城镇储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未来三个月旅游支出占比季度环比提升幅度最大,从上季度占比13.3%跃升10.7个百分点至24%,显示出二季度居民出游意愿高涨。专家表示,当前国内文旅消费恢复提升的空间大,建议加快推动服务供给端的修复。
“互换通”启动 金融开放稳步推进
5月15日,“北向互换通”正式上线,境外投资者可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参与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市场。专家表示,这将利于境外投资者更好地管理利率风险,推动中国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进一步多元化。
需求释放 信心增强 巩固消费恢复态势 政策“上新”可期
4月经济运行数据发布在即。近日公布的汽车消费、新办涉税经营主体、全国新设民营企业等数据,持续传递经济回升向好信号。专家表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正在得到缓解,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当前经济发展是恢复性的,稳经济举措需持续发力,后续居民消费修复的可持续性关键在于政策支持。
全面注册制迎新品种 科创50ETF期权将上市
5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宣布启动科创50ETF期权上市工作。作为挂钩科创板的首个基础性场内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科创50ETF期权将为科创板市场长期稳定发展赋能增效。同时,科创50ETF期权将是全面注册制背景下首次推出的股票期权新品种,标志着我国股票期权市场步入注册制新时代,进入“快车道”发展阶段。
三天两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资委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