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A股市场两极分化,振幅较大。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继硅谷银行之后,瑞信也陷入危机,流动性危险危机事件继续降低市场偏好;二是人工智能进入新时代;三是近期A股交易多为偏主题行情,市场博弈和交易行为对波动影响较大。
1月和2月国内经济数据验证了经济基本面的趋势性修复。在外围包括硅谷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等风险事件爆发后,国内超预期降准有望进一步引导流动性从金融体系传导至实体经济,推动今年经济温和复苏。本次降准确认当前货币政策基调并未显著变化,有助于缓解短期流动性担忧并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在外围包括硅谷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等风险事件爆发后,此次降准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预计本次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有望助力融资逐渐企稳回升,支撑A股企稳上行。
总体来看,今年中国经济将会保持复苏的态势,全球新产业趋势方兴未艾,3月A股将会先抑后扬,随着后续风险的释放,将会回到上行周期。2023年整体来看,在新产业趋势下挖掘增长前景明确的中小成长标的的主要思路不会发生变化,行业层面仍关注AI+、数字经济、自主可控等带来的信息科技相关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以及医疗保健业绩边际改善带来的投资机会。
近期市场主要在交易两条主线,海外市场更多是在交易硅谷银行事件所代表的金融风险上升,国内市场则是在更多交易更为温和的经济复苏以及更加坚定政策方向的高质量转型。因此在上周的表现中,海外避险资产表现向好,而原油和权益市场类的风险资产有所调整;从国内的表现来看,国企改革以及TMT的表现亮眼,而汽车和新能源存在调整。
国内方面,基本面的修复相对缓慢、更为温和,但经济转型预期在强化,更在于行稳而致远。从前两月的数据来看,尽管房地产销售与投资均好于预期,但后续地产景气仍需要进一步观察;消费方面,2月的通胀仍相对低迷,耐用品消费偏弱(汽车和通讯器材的零售额同比为负),出行类的场景消费和服务消费表现较好;出口方面也在延续回落的态势,前两月的增速仍然较弱。上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致在2.86%上下波动。
日前市场迎来了降准,但政策意图更多重在流动性对冲,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展望后市,仍然维持看好数字经济和国企改革的主线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