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注册制加速推进 资本市场改革走深走实
证监会网站3月16日消息,全面注册制下首批10家主板企业IPO获证监会批复。专家表示,全面注册制正加速推进。在这项事关资本市场全局改革的牵引带动下,资本市场制度创新有望在提升发行效率、提高市场化程度等领域实现更多突破,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空间。
市场风险偏好相对有利 私募机构认为A股韧性十足
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发布年报或其它公告,部分私募机构的隐形持仓和调仓动向得以曝光。正圆投资旗下产品重仓TCL中环近10亿元,远信私募基金旗下产品更是包揽海正生材前十大流通股东的5席。此外,淡水泉、高毅资产等百亿级私募去年四季度末的持仓情况也揭开了面纱。展望后市,私募机构认为,当前A股站在基本面变化、估值、流动性、风险偏好都相对有利的时点,可乐观看待今年市场的投资机会。
巩固经济回升势头 宏观政策将协同发力
从最新发布的经济数据看,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当前经济出现企稳回升势头,但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专家表示,后续财政、货币、产业等宏观政策应协同发力,巩固经济回升势头,为实现今年全年经济预期增长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国资委圈定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五大方向
国资委正在谋划中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备受各界瞩目。3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人民论坛发表署名文章《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谈到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五个重点方向,包括增强产业引领力深化改革、提升科技创新力深化改革、提高安全支撑力深化改革、打造现代新国企深化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化改革。
角逐年度投资主线 基金调仓换股
近期,相对于剧烈波动的海外金融市场,A股市场整体表现平稳,结构性行情依然突出,其中新能源板块、国企板块及科技板块的动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机构调仓换股的“胜负手”。作为2022年四季度末机构的第一大重仓,新能源板块虽然今年以来表现不佳,但不少机构对其依然恋恋不舍。是坚守还是改换门庭?当前已到了机构决策的关键时点。
港股人民币计价落地在即 离岸人民币投资标的更趋丰富
近日,多家港股公司发布公告称,已正式提交有关增设人民币柜台的申请。这意味着,港交所力推的港股“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离岸人民币即将迎来更加丰富的投资标的。丰富离岸人民币计价产品体系,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有望4月上市
3月16日,中信金属、江盐股份、常青科技、中重科技、柏诚股份、中电港、陕能股份、海森药业、登康口腔、南矿集团等10家主板IPO获得证监会批复,证监会同意上述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市场普遍预计最快3月下旬将有企业启动发行,最早4月有望迎来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
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稳外贸政策
3月16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会上表示,今年前两个月外贸开局平稳,展现出较强发展韧性。当前,地方和企业普遍反映,外需走弱、订单下降是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部分国家回款不畅等贸易风险也有所增多。商务部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正会同有关部门针对地方和企业需求,研究稳外贸政策,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上市公司集体回购 持续传递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