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钒钛股份全资子公司与大连融科下属控股子公司融科储能、大连融科下属参股子公司大连恒流储能电站有限公司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及《全钒液流电池用钒储能介质委托加工协议》。
2022年,钒钛股份继续与大连融科就全钒液流电池用钒储能介质委托加工和钒储能介质购销签订了商业合同。
2022年10月,钒钛股份与大连融科签署《合资协议》,共同投资3161万元成立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其中钒钛股份占注册资本的51%,大连融科占注册资本的49%。
2023年2月8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钒钛股份称,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2022年内在攀枝花市建设电解液产线,实现产能2000立方米/年,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而且,后续双方将根据市场情况协商建设更大规模产线。
据钒钛股份披露,2021年,公司与大连融科合作涉及交易总金额约为2.5亿元;2022年,公司与大连融科合作金额预计将超过6亿元。
在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中,钒钛股份是主要的上游资源生产商。
目前,国内钒产品行业有90%以上的产品应用于钢铁领域。钒钛股份是世界最大的钒生产企业,拥有以五氧化二钒、高钒铁等为代表的钒系列产品,具备年产钒制品(以V2O5计)4.3万吨的生产能力。2022年,该公司有约5000吨左右的钒产品直接应用于储能领域。
根据钒钛股份与大连融科签订的《2023年钒电池储能原料合作年度框架协议》,若交易得以全部顺利执行,2023年预计将有8000吨左右的钒产品应用于储能,公司2023年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钒产品占比将接近20%。
据相关资深行业人士透露,春节后,仅10天时间,五氧化二钒价格就连续提涨5轮,2月10日已上涨至14.4万元/吨,行业紧缺正进入常态化。
钒钛股份认为,随着新能源发电入围规模的提升,将提升对大型长时储能的需求。钒电池是大型长时储能方面较为理想的产品,从目前有关储能政策发布和市场项目情况看,预计未来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对于钒产品产能是否可以大幅提高,钒钛股份2月8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回应称,由于目前主流提钒工艺是钢渣提钒,在不新增高炉产能的前提下,钒渣产能相对稳定,公司通过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等方式尽可能提高钒的收得率,进而带来一部分钒产品产量的提升。
2022年9月,光大证券在其发布的钒电池产业链研究研报称,根据中国发电侧储能装机量测算钒电池年新增装机规模的理论空间,对应五氧化二钒的单耗,2025年钒电池拉动的五氧化二钒需求分别为6.1万吨(悲观)和12.9万吨(乐观),假设五氧化二钒价格稳定在10万元/吨,对应市场规模分别为61亿元和1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