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月迎来“A股环卫第一股”侨银环保(现“侨银股份”),玉禾田、盈峰环境紧随其后,再到2022年新添劲旅环境,环卫赛道阵容不断壮大。与之相对应的是,环卫市场正呈现“井喷”态势,亿元大标频现,环卫上市公司纷纷参与其中,共同守护蓝天净土。
逐绿而行,久久为功。我国持续推动绿色转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过去1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过去10年,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68.5%下降到2021年的5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6.9个百分点,达到16.6%;过去10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
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力量。宝丰能源太阳能电解水制氢厂在2021年4月正式投产,项目创新利用“风光互补”模式发绿电,通过电解水制取“绿氢”和“绿氧”,并成功将“绿氢”“绿氧”直供化工系统替代化石能源生产高端化工产品,在行业内率先探索出用新能源替代化石原料的科学路径。
“目前,公司绿氢年生产规模已达到6亿立方米,每年可替代原料煤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0万吨。未来,我们将形成百亿立方米、百万吨绿氢产业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绿氢供应商,全方位带动化工、交通、电子工业、储能等全行业深度脱碳。”宝丰能源绿氢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传统能源龙头,兖矿能源也在积极探索新路。公司以陆上风光发电及光伏上下游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形成规模、集约发展。据介绍,公司2022年已在山东省内利用矿区场地启动分布式光伏项目,并在陕蒙地区开展了获取新能源指标的前期工作。
海螺水泥表示,从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准确把握水泥建材行业大变革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对标先进、正视差距,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力争未来3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以上,塑造发展新动能和竞争新优势。
“长期来看,碳排放量将是衡量一个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尺,企业的技术路线选择、管理水平等方面必须遵循正确的价值方向,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优势。”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