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年末,A股上市公司开始陆续披露年度业绩预告,一批新上市公司也在招股书或上市公告书中披露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截至12月14日记者发稿时,已有48家公司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其中32家业绩预喜,占比近七成。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新上市公司预计2022年业绩“稳中有进”。同时,多家公司表示业绩扰动因素逐渐消除,预期业绩改善。不少机构表示,随着经济复苏和企业盈利回升,预计2023年各上市板块盈利增速将保持总体平稳。
数据显示,业绩预喜的32家公司中,8家公司预增,17家公司略增,7家公司续盈。此外,2家公司业绩续亏,9家公司业绩略减。分行业看,业绩预喜的公司中,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行业公司居多,分别有6家、6家、5家。
截至目前,机械设备行业公司威海广泰预计净利润增幅最高,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亿元至2.60亿元,同比上涨209.94%至283.74%。对于业绩增长原因,公司表示,受商誉减值等事项的影响,其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低,因而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2021年大幅增长。怡和嘉业、天振股份、聚和材料、三未信安分别位居第二至第五位,净利润增幅上限分别为179.67%、69.48%、62.09%和60.74%。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新上市公司中,有20多家公司2022年度业绩预喜,尤其是一批医药生物企业业绩表现亮眼。
11月1日登陆创业板的怡和嘉业预计2022年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结合公司目前订单情况、经营情况和市场环境,在未来经营状况、竞争环境、市场和政策等各项因素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怡和嘉业预计2022年度营业收入约为14.44亿元至15.44亿元,同比增幅约为117.96%至133.0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51亿元至4.07亿元,同比增幅约为140.85%至179.67%。华厦眼科则预计,2022年度可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33.17亿元至34.40亿元,同比增长约8.24%至12.26%;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20亿元至5.60亿元,同比增长约14.31%至23.10%。
同样于11月登陆创业板的东星医疗、新天地等多家医药生物公司,近期也相继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业绩均实现稳健增长。此外,将于12月16日申购的拟上市公司川宁生物,预计2022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实现大幅增长,该公司预计2022年1月至12月市场营业收入为36.56亿元至37.69亿元,同比增长13%至17%;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为3.82亿元至4.11亿元,同比增长243%至269%。
此外,12月初登陆科创板的聚和材料、三未信安、美腾科技预告净利润最大变动幅度均超过50%。其中,因下游客户需求稳健增长,聚和材料预计2022年度营业收入约为64亿元至67亿元,同比增加25.89%至31.79%;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6亿元至4亿元,同比增加45.88%至62.09%。
当前,机构围绕新一年的布局正在悄然进行。
展望2023年,华安证券预计,各上市板块盈利增速整体节奏将保持平稳。据测算,2023年全部A股盈利增速有望达4.9%,略好于2022年的2.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