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还剩最后26天,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下称“国补”)也将退出历史舞台。一方面,各家车企加大营销力度冲刺全年销量;另一方面,投资机构在年末扎堆调研龙头车企。
公告显示,11月共计22天工作日,比亚迪(002594.SZ)共计接受了24场机构调研,包括高毅资产、景顺长城、中欧基金、嘉实基金等头部公私募。第一财经记者梳理显示,机构在调研中主要聚焦比亚迪的品牌矩阵、部分车型出海情况、新技术储备、储能外供进展,即直接关系到公司业绩新增长点的因素。
即便作为行业龙头,比亚迪接受调研频次之高亦属罕见,这背后实际是国补退坡前,投资者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高度关注的缩影。市场“接棒”政策后,新技术迭代下的平价优势、海外市场份额争夺将如何体现到上市车企的财报备受关注。
前11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明了,激烈的竞争下“头尾分化”明显。为冲刺国补退场前最后一个月的销售量,各大车企推出了一系列综合优惠政策。
新势力车企热衷给出“保价”政策。小鹏汽车发布了2022年“国补”限时保价的说明,称12月31日24时前完成定金支付的订单,由于上牌时间导致的补贴差额由小鹏汽车承担。AITO问界发布公告称追加1万个“国补”保障名额,如果因问界原因未在12月31日“国补”结束前完成上牌,将由问界按相关标准对差价进行补贴。
另外,比亚迪、广汽、上汽荣威、特斯拉等都推出了优惠补贴政策。第一财经记者从上海多个汽车经销商处获悉,12月31日前交付车辆(包括纯电、插电混动及增程)才能享受国补,混动车型的免费上牌日期也将于同日截止,各大车企品牌正不遗余力加码销售。
“部分现车现在要拼下单手速了。”上海某汽车经销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国补马上没了,每辆现车的补贴力度都不同,综合补贴包括经销商提供和品牌方提供的,如免费上牌、上保险,甚至送电。”
据上述经销商人士介绍,部分现货车型提供送电1500度电的优惠。“按单次充满用电60度计算,等于前10000公里免费开。”他补充说。
事实上,冲刺全年销量的一个更重要背景是,不少车企前11个月的销量并不容乐观。从整体数据来看,长安汽车或已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而一汽、东风、上汽要完成全年KPI的目标难度不小。
另一边,“蔚小理”仍距离各自的全年目标存在不小距离。蔚来、理想、小鹏2022年的销量目标分别为15万辆、20万辆、17万辆。前11个月,蔚来、理想、小鹏分别销售10.67万辆、11.2万辆、10.95万元,差距肉眼可见。
“疫情扰动、缺芯、贵电等都是因素,但市场上实际需求是很不错的。经过这些年,使用电动车已经充分被消费者接受,用户更看重的是性价比、驾驶体验甚至乐趣等。”某新能源分析师对记者说,“但各个品牌各有烦恼,有些专注推广品牌、生态建设,耗资巨大且入不敷出;有些执着于钻研技术,却被后入行的玩家虎视眈眈。”
国产车中,比亚迪的表现依然抢眼,公司于10月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也成为唯一一家提前完成目标的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