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企密集部署 能源保供形势稳定
近日,寒潮来袭,多地气温骤降。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电、中国石化、中国华能等多家央企密集部署能源资源保供稳价,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同时,中央发电企业能源保供特别债加快发行,为迎峰度冬能源保供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政策接续发力 推动房地产转型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事关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期从“第一支箭”银行信贷支持,到“第二支箭”债券融资帮扶,再到“第三支箭”股权融资重启,接续发力、层层递进,形成立体式的金融支持“组合拳”,将加快行业风险缓释,推动行业转型发展,更快稳定房地产市场,从而更好稳定经济大盘。
价格走高 光伏玻璃供需关系趋紧
记者近期调研发现,受下游产业链预期向好等因素影响,玻璃行业基本面或迎来拐点。建筑用玻璃方面,地产行业预期向好,建筑用玻璃需求有望改善;光伏玻璃方面,随着光伏装机量提升,近期光伏玻璃价格走高。
汇率形成机制日益市场化 人民币国际化“遍地开花”
人民币国际化成果持续巩固并深化。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0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维持全球第五大活跃货币。而此前8月1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中的权重,由10.92%上调12.28%。
工业大省再挑担 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优质中小企业精准服务……近日,工业大省纷纷采取行动,争分夺秒,抢抓机遇,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为明年一季度良好开局奠定基础。
超级枢纽联通世界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加速向纵深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发展格局下被赋予重要角色,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平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桥梁。
外部经营环境挑战加剧 中资银行应警惕潜在风险
2022年以来,受疫情反复的影响,国内经济环境仍存不确定性,银行业外部经营环境的挑战在加剧,加之国内曾出现多起地方性银行风险事件,中小银行的潜在风险问题一直为市场关注。
外资项目纷纷签约落地 外企持续看好在华投资前景
最近一段时间,一批外资项目纷纷签约落地。在业界看来,这传递出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的信号。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89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折合1683.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
险资年内主动举牌仅2次 明年有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险资运用余额达24.5万亿元,其中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配置规模为2.9万亿元,占比11.84%,该比例仍是2019年以来的最低点,距离监管规定的配置上限仍有较大空间。
金融支持房地产业“三箭齐发” 资金叠加效应如何?
过去一个月内,监管部门将融资的“三支箭”陆续射向房地产,此前的“两支箭”分别是在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上给予支持。期间,两部门还出台了“金融16条”,对房地产进行支持。虽然监管层对资金的使用有一定限制,但其释放的积极信号已毋庸置疑。
上海加快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 为5G应用搭建“数字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