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创和数字经济行业持续激发市场关注热情。截至11月28日,信创产业指数10月11日以来上涨14.15%,数字经济指数上涨6.97%,同期沪深300指数微涨0.33%。
华安基金表示,自己看好信创和数字经济的后市投资机会。过去三年,信创产业规模平均每年增速约为19%,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过去5年也接近翻番。根据产业预测,未来几年信创产业还会保持高速发展的状态。
“信创近几年发展受到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及国产化的催化,其中最核心的驱动力是我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苏卿云认为,数字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未来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反映到投资领域,可以关注芯片在内的电子核心硬件、AR/VR可穿戴设备在内的智能硬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内的软件端、电信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端。
过去三年,信创产业规模每年平均增速约19%,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2021年达到近1.4万亿元,发展速度非常快。
“根据产业预测,未来几年信创产业还会保持高速发展的状态。”在11月26日由朝阳永续、中国银河证券、银河期货联合主办2022年度中国私募基金风云榜策略会上,苏卿云如是说。
他表示,信创产业是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新基建的重要领域,主要分为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其中最核心的是基础硬件里的芯片(服务器、存储器)相关硬件,以及基础软件中的操作系统(云计算)相关软件。
信创最早在党政机关中开始应用,被称为“2+8+N”。除了党政外,信创应用第一梯队还包括金融、电信领域,以上是信创应用最多、最领先的三个领域。同时,信创还在向其他领域扩展,这些领域和我国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自主可控密切相关,如航空航天、能源、金融、教育、医疗等。
“未来,信创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会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苏卿云说道。
他认为,信创产业发展和IT产业发展路径密不可分。过去,国内IT领域发展存在不足,弊端越来越突出:一是在核心技术产业过于依赖海外产品,导致自身发展不足,近几年和海外经济体竞争时,“卡脖子”情况时常出现;二是在关键产品应用上,一些产品及技术进口的企业被纳入实体清单,实体清单中70%以上都是信创企业,激发了我国相关产业国产化的需求;三是信息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党政机关、金融领域、核心通信领域出现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事件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最近几年,政府到产业端都在关注信创的发展,局面非常紧迫。
“经过几年发展,IT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可用到最好用的过程,现在很多的IT及基础的硬件、产业链发展特别快,这为当前进行信创行业的改革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苏卿云认为,我国发展信创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在全球产业链上也有一定优势,还有国家政策支持,这都有利于当前信创产业发展。
“信创的发展受到近几年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及国产化的催化,其中最核心的驱动力是我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苏卿云表示,数字经济不仅包括信创所涉及的硬件和软件领域,还要结合技术和产业,也就是把数字技术应用到相关产业上。
在他看来,数字经济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基本上完成了数字化的建设,如光纤的铺设、5G基站的建设等,接下来要和交通、能源、金融、医疗、教育等应用场景相结合。苏卿云认为,数字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数字经济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将会保持非常快速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