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提出,要紧密衔接已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加力,形成政策叠加组合效应,推动工业经济加快恢复。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工业大省、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力争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其他面临困难的地区、行业和企业,要全力以赴稳增长。
《通知》要求,夯实工业经济回稳基础,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和贴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工具;并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引导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
《通知》指出,要加强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基金、保险、专项再贷款等各类金融工具,促进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用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
同时,强化重点产业稳定发展,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带头作用,支持形成一批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稀土、绿色建材、新材料产业集群。
促进各地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加强央地联动、区域协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工业经济协调发展。
另外,《通知》还提出,持续提升企业活力,强化对外资企业的服务保障,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加大在华高新技术、中高端制造、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的投资。
引导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
夯实工业经济回稳基础方面,《通知》要求,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和贴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工具,加快“十四五”相关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和各地区重大项目建设,协同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并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引导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推动政府投资基金落实国家战略,扩大项目投资。
11月21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提出,全国性商业银行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推动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发挥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合力,积极支持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效需求。
同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指出,近年来,我们创设了科技创新、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工具,目前余额约3万亿元,在达到预期目标后可以有序退出,实现“有进有退”。
《通知》还指出,要深挖市场潜能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落实好汽车购置税相关优惠政策,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持续开展消费品“三品”全国行系列活动,开展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组织“百企千品”培优工程,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开展信息消费+乡村振兴系列活动,规范发展线上经济,引导电商平台和线下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推动释放消费潜力。
同时,稳定工业产品出口,确保外贸产业链稳定,在生产、物流、用工等方面予以保障。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抓实抓好外贸信贷投放。加快推动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并推动各地积极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现有渠道,支持中小微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扩大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