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一年一度“保壳季”,退市风险类公司又来到命运抉择的十字路口。刚刚落幕的三季报成为投资者评估公司全年境况的重要依据,也成为了监管紧盯不当保壳、提前预警风险的重要抓手。
据初步统计,三季报发布后,上交所目前已针对*ST未来、*ST紫晶、ST榕泰、ST目药、ST安信等风险警示板公司发出监管问询函或工作函,要求公司就财务数据异常等情况进行核实,并充分提示可能存在的退市风险。初步统计,今年发函量已远超去年同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第一时间被监管重点关注的*ST公司,是目前情势最为“危急”的一类公司。从风险情形来看,可能是前三季度的财务数据未见任何好转,也可能是所涉“无法表示意见”的情形仍未消除,尚无改善迹象。另外,隐含风险事项的ST公司也是监管紧盯的对象,以防过往的风险化解不彻底,公司情况“恶化”。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沪市风险警示板公司因三季报收到监管函件,其中*ST未来、*ST紫晶、ST榕泰、ST目药、ST安信等公司收到的是问询函,*ST辅仁、*ST西源等公司则收到的是工作函,内容主要涉及财务指标变动合理性、退市风险提示等方面。
其中就财务指标异常变动来看,监管重点聚焦财务指标重大变化及异常情况,要求公司就财务数据异常等情况进行核实。
比如,针对*ST未来三季度财务数据“超常表现”,出现单季度确认大额收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等情况,由此营业收入不再触及退市指标,存在突击确认收入以规避退市的可能。就此,上交所发出监管问询函,督促该公司说明收入确认依据及合理性,是否存在以总额法代替净额法核算的情形。
监管的另一大重点在于,要求公司充分提示可能存在的退市风险。
比如,上交所针对*ST紫晶报告期内收入大幅下滑,要求其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在手订单及项目、销售渠道稳定性等情况,说明该公司是否存在持续经营能力,并充分提示风险。针对*ST辅仁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净利润继续亏损、资金流动性困难、面临债务逾期无法偿还等情况,上交所要求*ST辅仁及时提示经营、债务等重大风险。
据了解,上交所近年来持续加强退市风险公司监管,抓早抓小,端口前移,要求公司充分提示可能存在的退市风险,明确市场预期。2021年第三季度,就*ST厦华、*ST绿庭等公司财务数据异常情况发出问询函。
初步统计,目前沪市15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中,按照三季度相关财务数据测算,相关*ST公司仍可能触及退市情形,存在较大的退市风险。
从“营收+净利润”以及“净资产”两大财务指标看,*ST运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且净利润为负值;*ST凯乐、*ST荣华、*ST博天、*ST中安、*ST方科、*ST瑞德等7家公司净资产仍为负值;*ST中昌、*ST西源则背负了上述“双重风险”。上述公司如不能及时消除上述情形,则存在于2022年报披露后被实施退市的可能。
另外,*ST辅仁、S*ST佳通、*ST未来、*ST紫晶等4家公司因2021年无法表示意见所涉事项尚未消除或正处于立案调查程序中,退市风险高悬。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上述*ST公司,大多是缺乏持续经营能力的壳公司,大部分都是多年来通过外部输血、出售资产等盈余管理手段维持上市地位,四季度往往是公司“自救动作”最为密集的时期。而这类动作一旦游走在规则灰色地带,通常存在高度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