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机构观点 > 正文
市场关注度明显提升 改革成效持续凸显
2022-11-14 11:11:40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自2021年2月份,国企混改试点首家单位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以来,上市公司已逐渐成为国企混改的主要载体,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为国有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支持。三年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国企的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下“加速键”。

同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制度建设也持续优化,公司治理水平不断向好,切实把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如2022年6月份,中国宝武、国投公司、招商局、中国建材等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东公司,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实现国企监管方式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重要转型,对于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及提升国有资本控制力、影响力等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沪市主板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不断深入实施专业化整合,聚焦主责主业,加快资源有效整合,在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经统计,2019年至2022年三季度末,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共披露重组方案50家次,涉及交易金额约2870亿元;完成非公开发行28家次,募集资金约1009亿元。

同时,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也积极利用分拆上市理顺业务架构、突出主业优势。据统计,自中国铁建于2019年12月披露沪市首单分拆上市方案以来,目前已先后有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分拆方案。此外,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还积极借力资本市场,通过可转债、定向增发等方式实现融资支持。

除了外部借力,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也积极内部挖潜,通过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方式,切实激发管理效能,调动员工积极性。2021年,沪市共有28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股权激励草案,涉及激励股份10.31亿股,以定向发行股票作为主要股票来源,激励对象涉及董监高和核心技术骨干人员等,激励价格最低达到5折;2022年前10个月,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新增宝钢股份、中国联通、中国化学等六家披露股权激励草案。

相关内容:
伴随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并成为当下产业革...
2022-11-14 11:09:34
上周五大盘早盘受外围大涨影响大幅高开,午后冲高回落,最终三大指数均涨2%左右。盘面上...
2022-11-14 11:07:48
招商策略指出,当前A股已经类似2012年底和2018年底见底回升,进入中期反转的结构性上行周...
2022-11-14 9:57:35
随着房地产利好政策进一步加码,成交量持续放大、人民币汇率企稳、重振内需政策三大看多...
2022-11-14 9:47:55
展望后市,随着内需政策与外部环境均开始产生重要的预期边际,悲观的经济预期修复,风险评...
2022-11-14 9:46:52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20014020号-1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