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二次探底后,随着国内外环境的边际优化,结构修复行情更加明确,但短期仍具不确定性。例如,海外方面,虽然海外通胀数据超预期回落推动紧缩预期降温,美元美债大幅回落,但美联储抗通胀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此外,美国中期选举方面,民主党表现优于预期,“分裂国会”出现概率大幅上升。
国内方面,多项经济数据指示当前仍处于被动去库期,经济基本面依旧疲弱,短期仍需关注基本面数据波动等风险。
配置方面,短期投资者可关注地产链的估值修复,中期可重点关注成长,在新能源、医药和科创中优选,如2023年仍具备高业绩增速预期的风光储,基本面有望率先出现改善的医疗器械、零售药店、创新药和部分龙头中药,安全主题下的半导体设备、材料、信创、军工等。
操作方面,随着三季报过去,市场对于政策信号的解读及情绪有所放大,市场在轮动中寻找主线并且快速演绎,因此操作策略上需要用运动战对待。
展望后市,随着内需政策与外部环境均开始产生重要的预期边际,悲观的经济预期修复,风险评价下降,风险偏好上升。
同时,由于投资者的持仓并没有为预期的转折做好准备,私募与两融的仓位仍处在历史偏低的水平,相对收益投资者仍拥挤在与宏观经济低相关性的领域。因此在当前点位上,行情仍然有进一步延展的空间。
配置方面,由于当前反弹行情的交易焦点,在预期改善大的方向,与当下的基本面和业绩无关,进而出现了如供销社等题材的活跃以及顺周期板块的暴动。因此,低预期、低股价、低估值以及具有政策的边际,是当前反弹行情的重要思路,短期周期和消费等顺周期板块与困境价值更占优。
行业方面,投资者可关注价值的底部反弹,及逢低布局成长。价值底部反弹的机会,在与经济预期修复相关的周期与消费。成长从中期看,内需扩张机会在于医药,军工、计算机、通信、机械设备等制造业升级,与钢铁、有色、化工等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