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房地产利好政策进一步加码,成交量持续放大、人民币汇率企稳、重振内需政策三大看多逻辑逐步验证。
重振内需是必由之路,以托底经济为目的的重振内需迹象愈发明显,愈发明确有利于大盘价值(消费、医药和地产)呈现估值修复,地产相对最占优。按照“房地产稳、汇率稳,市场则稳”的基本逻辑,可以以更乐观的态度看待“战术性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A股市场并没有出现类似今年3-4月的大幅下跌,一方面因为市场已经处于相对低位,一方面也说明市场在乐观情绪带动下对于负面冲击的忽视或者钝化。
展望后市,建议超配的行业有地产、铜金、数控机床、医疗器械与耗材、刀具、大功率轴承、光伏、汽车、数字经济、油运、农化等。
展望后市,维持乐观向好观点。一方面,A股基本面有所强化。如宏观经济结构性复苏态势未变,制造业驱动力持续增强;三季报显示中下游企业盈利拐点显现,预计未来ROE或呈现趋势性改善;中下游企业现金流回升、短融需求下降,或反映经营状况正持续改善。另一方面,市场剩余流动性修复逻辑仍在演绎。
配置方面,随着市场情绪回暖,跟随政策热点的市场策略或难以为继,预计市场大概率会重回基本面逻辑,投资者可寻找盈利确定性及受益于流动性回升的主线方向。
策略方面,建议投资者把握成长主线,并左侧布局消费。其中,重点关注四条主线:一是高端制造的电力设备、新能源汽车、机械、军工;二是计算机、半导体设备及医疗器械、券商。三是消费,如社会服务、医药生物、黑色家电、商贸零售、食品饮料、房地产服务。四是大周期趋势的黄金和船舶。
目前,A股处于底部区间概率极大,当前位置不宜过度悲观。近期压制市场的内外因素均出现积极的变化,助力结构性行情延续。同时,随着内外资风险偏好的提升和经济增长预期改善,A股有望迎来一轮修复行情的窗口。
具体而言,一方面,美国通胀放缓推动美元指数回落,全球资金对海外流动性紧缩的担忧缓解。另一方面,“稳增长”政策再度加码,房地产领域融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等。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可选消费的白酒、航空、餐饮、旅游酒店等;二是景气度高的新能源、新能源车等;三是信创、自主可控、中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