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年-2025年)》(下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将基本形成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产品与服务品牌彰显、业态与模式持续创新的发展格局。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
在储能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国家性政策的出台,对国内储能行业中便携式储能产品的发展而言,无疑是极大利好。
此次《规划》着重提出,未来要完善户外运动消费政策。发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示范城市作用,将户外运动消费作为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内容。鼓励发放体育消费券的地区将户外运动消费纳入使用范围。引导和支持各地开展融合文体旅多业态的消费季、消费月活动,营造户外运动消费氛围。鼓励各类健身活动向户外运动倾斜,激发群众参与户外运动的积极性。
此外,规划还指出,要推动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在部分有条件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划定合理区域,开展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试点;构建“五区三带”户外运动产业空间布局。针对目前最为火爆的露营,规划则指出要优化露营产品供给,鼓励开放郊野公园提供露营服务,推动露营基地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超过4亿。国内基本形成了山水陆空全覆盖的户外运动产品供给体系,登山、徒步、马拉松、自行车、滑雪、皮划艇、滑翔伞、定向等一大批户外运动项目蓬勃发展,涌现出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产品。
便携式储能产品,更通俗的叫法是户外移动电源。这是一种替代传统小型燃油发电机的、通常内置锂离子电池的小型储能设备,可提供稳定交流/直流电压输出的电源系统。设备的电池容量在100Wh—3000Wh,多配有AC、DC、Type-C、USB、PD等多种接口,可支持移动用电场景下的手机、笔记本电脑、无人机、冰箱等多种产品的充电,适用于户外出游、应急救灾、医疗抢险、户外作业等多个场景。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便携式储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显示,2016年,全球便携式储能产品出货量仅为5.2万台,到2021年达到了483.8万台,5年时间实现了超90倍的增长。
从便携式储能产品销量分布来看,美国由于人口有着户外运动习惯等原因,是全球第一大便携式储能产品市场,2021年其在全球市场的占比约47.3%;日本市场占比约29.6%,二者合计占比超过76%。
而在国内,随着露营在各大中城市成为风潮,便携式储能产品近年来的市场热度也不断升高。天猫3C数码配件的行业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户外电源在三四年前是一个非常小的类目,但已发展成为一个高速成长的新兴赛道,近三年内销售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
据了解,中国是全球便携式储能产品的主要产地,2020年,中国产品的产量和出货量已占全球90%以上。目前国内有2万多家便携式储能相关企业,53.7%的企业成立于最近5年内,其中2019年至2021年,新增便携式储能注册企业平均增速达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