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证券新闻 > 正文
证券前三季度业绩披露 马太效应加剧
2022-11-2 10:14:39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业绩承压的券商多数都在财报中表示,“受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营业收入减少”,即受到自营业务拖累。如财达证券称,主要为自营业务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期货基差交易商品销售收入减少所致。

国联证券认为,券商业绩不佳主要系第三季度权益市场振荡下行,市场投资情绪消极拖累经纪业务。同时,自营业务也受主要指数下行拖累。但展望四季度,券商各项业务有望环比改善。

经纪业务方面,受市场因素影响,各家券商表现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43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合计879.70亿元,同比下降15.75%。自营业务方面,将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收益用“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这一公式进行粗略估算,仅4家券商的自营业务净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正增长。

尽管证券行业前三季度业绩整体承压,不过头部券商“吸金”能力仍强,并进一步拉开与中小型券商的差距,马太效应愈发凸显。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排名前10的券商合计值达2393.36亿元,占全行业的比重为61%;归母净利润排名前10的券商合计值758.90亿元,占比70%。

分析人士认为,头部券商业绩表现突出,与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较强、业务多元化等因素有关。在相对弱势环境下,头部效应愈发明显,头部券商抗风险与盈利能力更加突出。

以投行业务为例,当前该业务集中度不断提升,头部券商优势明显。统计显示,前三季度,43家上市券商共计实现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432.21亿元,同比增长5%,中信证券以62.71亿元排名第一。其中,该业务收入排名前10的券商均实现同比增长。

中信证券表示,前三季度,券商投行业务竞争激烈,且马太效应加剧,从投行业务净收入来看,前7家券商占比超61%。同时,随着券商将首次公开募股(IPO)与增发、并购等业务融合,投行业务成为投行与券商内部其他部门发挥协同效应的重要渠道。

投行业务是证券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主渠道。当前,作为资本市场重要中介机构的证券公司,正积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新成效。如中信证券发布的服务实体经济相关公告显示,2022年1月至9月,公司完成境内股权承销金额2609亿元,完成境内债券承销金额11701亿元,完成境内通道类并购交易金额729亿元。中证协数据显示,上半年,券商持续发挥投行专业优势,服务实体经济,通过股票、债券等实现融资2.71万亿元,引导金融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投行作为国家支持实体经济、支持直接融资、支持资本市场的核心中介机构之一,未来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大方向下,在鼓励推动“双创”的政策基调中,有望获得更大力度的政策倾斜,也将成为券商各大业务板块中最具成长性的板块。

相关内容:
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正式收官。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以下简称“中上协”)发布的数据显示,截...
2022-11-2 10:11:41
通信板块持股量增长超三成。2022年下半年以来,市场风格显著切换,具有科技属性的板块再...
2022-11-2 10:04:52
近日,5家上市险企三季报悉数披露完毕。整体来看,寿险行业负债端的新业务发展依然承压。...
2022-11-2 9:58:30
近日,A股5家上市险企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全部收官。聚焦财险行业,龙头险企的净利润...
2022-11-2 9:55:45
中信证券11月2日研报表示,11月1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
2022-11-2 9:50:42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20014020号-1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