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业绩亮眼。光伏产业链随着产能释放,硅料、硅片、组件公司频现百亿元订单,各环节开工率均有所提升,光伏上市公司普遍维持高景气,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等多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翻倍。
受车辆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驱动,汽车行业复苏势头明显,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出口创历史新高。其中,产业链公司比亚迪、金力永磁、恩捷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3%、95%、84%。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度,动力电池产业链公司呈现繁荣景象,天齐锂业、宁德时代营收同比增长536%、187%,净利润同比增长2705%、115%。
消费方面,受暑期假期外出热潮的带动,住宿和餐饮业在第三季度实现盈利,扭转上半年的亏损态势,推动消费服务业边际修复,以客运为主的交通运输企业第三季度环比改善较为明显。以沪市主板为例,农副食品加工、饮料制造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46%和16%,较二季度增幅进一步扩大。批发零售业第三季度同比保持增长,前三季度降幅有所收窄。与此同时,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也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和15%。
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注册制改革成效显著,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功能得到强化。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场新增上市公司300家,首发募集资金超4800亿元,同比增29%。其中,注册制下,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增246家,募资合计3600余亿元。前三季度,全市场再融资(不含可转债)5900余亿元。前三季度,退市公司46家,远超去年全年28家退市总数,退市渠道更加通畅。
市场创新活力继续迸发,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达0.94万亿元,同比增长20%。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增速分别为32%、54%、43%,研发强度分别为4.59%、8.68%、4.30%。三个板块中,宁德时代、迈瑞医疗等15家公司研发投入在10亿元以上,191家公司研发强度超20%,271家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速逾50%。前三季度,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同比分别提升17%、42%、64%。
创新成果转化显著,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1777家上市公司中,720家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长,安旭生物、德方纳米等208家公司营收增幅超50%,汉得信息、润泽科技等478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30%,温氏股份、南都电源等53家上市公司较去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