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四季度仍有韧性,三季报业绩将成为第四季度前半段景气比较的重要指引。三季报预告整体呈现“低披露,高预喜”的特征,全A三季报披露率仅为8.7%。预喜率方面,主板和创业板预喜率均超90%。
展望后市,“稳增长”加持下的中长期贷款在数月磨底后有望回暖,进一步转化为企业开支和盈利落地,对A股形成支撑。当前ERP行至高位,赛道拥挤度降低,估值整体偏低,“缩量回吐”周期或迎拐点,A股后续打开上行空间的概率更大。
行业层面,短期可关注贴息贷款及政府投资端拉动增加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投资机会,包括医疗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相关领军企业;以及医药板块中的平台型龙头器械公司及估值合理的专精特新企业。
当前,海内外的悲观预期已反映在市场的估值、仓位中。当海外风险因素逐渐缓和、国内市场主线更加清晰,市场有望迎来一波修复行情。
展望后市,建议重点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先进制造业相关的“新半军”(新能源、半导体、军工)、医药,以及围绕科创、能够在明年甚至在未来数年迎来进一步扩散的“信创”、“新基建”两大方向。
具体到后两条主线,“信创”方面,随着国家战略中“2+8+N”生态向N不断扩展,信创有望全面应用到消费市场,并且在电信、交通、电力、原油等第二、第三梯队行业的渗透率也将会于未来数年加速提升。
“新基建”方面,未来数年在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下,整个中国的信息科技将会从基础软件、基础硬件、行业应用软件以及对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等多领域迎来科技崛起的浪潮。后续,围绕新基建、数字产业化以及为传统产业赋能的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交通等都大有可为。
展望后市,伴随人民币贬值速率的放缓,外资情绪与市场风险偏好或均有所修复。
具体而言, 人民币快速贬值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多为流动性与风险偏好的冲击,贬值速率是影响市场表现的主要因素。根据过往经验,市场底多同步或领先于汇率底,汇率贬值二阶拐点的出现或有助于市场情绪的修复。
配置方面,10月以来小盘成长风格持续占优,后续大盘风格或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中期仍然是景气成长占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