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将迎来三季报的密集披露期。在市场经历调整后,投资者也格外重视持仓个股的基本面情况,并开始展望全年及明年的盈利趋势。以披露预告/快报的公司为样本,2022年第三季度科创板业绩表现亮眼,盈利增速继续提升。行业层面,制造强者恒强,消费有所改善。产业链层面,低碳经济景气度维持高增,数字经济业绩增速依然较高。
近期除了三季报,投资者另一个关注点是市场本身的走势。就市场而言,情绪和基本面指标指向市场处在历史大底。稳增长、保交楼政策落地有望催化四季度的第二波机会。
展望后市,四季度市场有望迎来今年第二波上涨,成长弹性更大一些,其中新能源和数字经济板块值得关注。新能源方面,新能源车和光伏经过前期调整,当前估值已不贵,且行业景气度仍在。数字经济方面,相关行业估值处在低位,智慧城市或成为新的催化剂。
A股股权风险溢价(ERP)再次到达顶部区域(75%历史分位数)。市场变局的观察要素是2大信号:一是美债利率上行压力得到缓解(对应美国宽松),二是国内稳增长预期重新统一(对应盈利牵牛)。四季度将是重要观察时点,等待进一步明朗信号。
展望后市,配置线索可关注安全和“行业景气预期”。安全对应三条主线,一是战略科技,二是资源保供,三是信息安全(国产软件)和制造安全(医疗设备)。
具体到行业,建议关注赔率较优、胜率改善的价值板块,如地产龙头、煤炭;以及“再加杠杆”成长扩散方向,包括光伏组件龙头、风电、动力电池。此外,建议关注景气企稳及PPI-CPI传导受益的家电、农业,以及“国家安全”主题下的国产软件、医疗设备。
类似于2012年,2022年也是召开重要会议年份,且今年的宏观经济环境、流动性、居民储蓄、估值溢价等方面都与2012年有着相似之处。
目前,国内融资结构正逐渐改善,基建投资大幅回升、制造业投资反弹,驱动国内经济复苏。稳增长的措施有望进一步落地,促进宏观经济情况向好。风险偏好提升,高增长的居民存款可能转化为投资,触发“储蓄溢出效应”,增加对股票和基金的投资。另外,待美国通胀压力得到显著缓解,美债收益率加速回落将更有利于A股表现。
综合评估,当前A股有点像站在了2012年10-11月之间。参考2012年经验,A股可能正在酝酿新一轮上行攻势,目前尽管波动较大,但正好是低位建仓机遇。
综合基本面、事件和政策,当前的配置思路转向均衡配置。从中短期的情况来看,“稳增长”的措施落地可能会进一步推进,经济数据有望延续改善的趋势,这一方向上“银房家”(银行、房地产、家电)在调整之后仍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