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中国稀土正式亮相,并于13日上午涨停,带动稀土永磁板块走强。
随着五矿稀土正式更名为中国稀土,国内稀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而国内稀土价格也从9月初的价格低点,止跌回升,至今涨幅达到15%。
这也是经过半年多的价格持续下滑之后,稀土价格止跌回升。此前,在今年3月份工信部要求稀土行业保供稳价之后,稀土价格指数从历史高点持续回落至9月初低点,跌幅逾41%,几近腰斩。而中证稀土指数,跌幅也达到23%。
即便如此,国内稀土上市公司利润仍然在大幅增长。10月10日,横店东磁发布业绩预报称,前三季度预计净利润约11.87亿元~12.37亿元,同比增长34.09%~39.73%。随着需求旺季来临,国内稀土价格持续回升,稀土产业链的整体利润有望进一步提高。而中下游稀土永磁需求的爆发有望成为稀土全产业投资的主要线索。
13日,五矿稀土正式更名为中国稀土(000831),当日上午中国稀土涨停,并带动稀土永磁板块走强,三祥新材、广晟有色、北方稀土、盛和资源、立中集团、金力永磁、英洛华等跟涨。
去年12月份,五矿稀土公告称,经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赣州市人民政府等进行相关稀土资产的战略性重组,新设由国务院国资委控股的新公司——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
上述重组完成后,目前,中国稀土集团合计持有五矿稀土3.9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0.08%)。公司实际控制人已由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最终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9月20日,五矿稀土发布更名公告。10月13日,五矿稀土正式更名为中国稀土。
随着五矿稀土正式更名为中国稀土,国内稀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两强格局逐渐形成,而且稀土开采冶炼严格按照配额管控,供给有序且产量相对有限。8月17日,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下达2022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至此,2022年前两批合计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1万吨、20.2万吨,同比增幅达到25%。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开采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元素的国家。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初步数据,2021年世界稀土矿开采量为28万吨,中国稀土开采量为16.8万吨,占比60%。
目前,稀土产品价格已呈止跌回升态势。此前,今年3月份工信部约谈了稀土行业重点企业,要求保供稳价。同时叠加,国内稀土总量控制指标较去年增加25%。随后,稀土价格指数从历史高点持续回落至9月初低点,跌幅逾41%,几近腰斩。
在经过半年多的价格持续下滑之后,稀土价格在下游需求带动下,止跌回升。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0月12日,稀土平均价格指数为286.7点,比前一个阶段低点9月6日249点,已经上涨了37.7点,涨幅15.14%。
根据数据显示,10月13日,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旺盛,其中氧化镨钕的成交价达68.5万元/吨,镨钕金属成交价达到83.2万元/吨;部分持货商金属钕报至94万元/吨,氧化镝报至301万元/吨。
“随着下游需求回暖,叠加供给端短期仍偏紧,我们认为稀土行业有望否极泰来。”中金公司分析师何曼文认为,前期价格大幅下跌已将需求下滑和供应释放的预期体现殆尽,随着磁材下游需求传统旺季的到来,有望驱动稀土价格持续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