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8日晚间,美联新材、七彩化学公告称,双方将共同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项目”,从而共同致力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普鲁士蓝(白)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助推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
这是A股上市公司“结伴”拓展新能源产业链、搭乘新能源汽车“顺风车”的一个缩影。
近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达成相关合作,加快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拓展步伐。从合作内容来看,研发原材料、丰富零部件、扩充新产能、探索新技术等成为这些公司强强联合、合作共赢的切入点。
公告显示,美联新材、七彩化学拟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持股比例各50%。这意味着,这两家A股公司有望实现强强联合,共同拓展新能源产业链。
据介绍,美联新材具有普鲁士蓝(白)上游核心原材料氰化钠的产能、成本、技术优势,七彩化学则拥有普鲁士蓝(白)产业化技术、成本以及环保处理优势。
对于本次合作,美联新材表示,与七彩化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充分发挥公司子公司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及公司参股公司营口营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在氰化钠生产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实施新能源产业战略布局,更好地发展公司新能源业务。
实际上,拓展新能源产业链正是七彩化学的夙愿。
七彩化学9月15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钙钛矿电池领域拥有专利,公司子公司在钠电池配套普鲁士蓝(白)拥有独特技术,在这两方面正在持续研发,同时和相关方积极开展合作探索。
“钠电池凭借良好的成本经济性、逐步优化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及循环寿命,有望匹配低续航乘用车及储能领域。与另两种钠电正极材料层状氧化物及聚阴离子相比,普鲁士蓝(白)较高的能量密度和结构稳定性深受产业青睐,商业应用有望提速。”一位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表示。
中信建投研报显示,2025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市场空间近30GWh,近150亿元;2030年市场空间将扩大至近200GWh,近千亿元。钠离子电池规模在对应二次电池市场中的规模总计分别超过5%、15%。钠离子电池路线将成为助力能源革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线。作为次电池的“潜在成本担当”,其重要程度可能仅次于锂离子电池。
9月初,富临精工与赣锋锂业达成了一场重量级合作,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谋求在新能源产业上下游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锂盐产品供应、磷酸铁锂正极产品供应、产业投资及项目运营、新型锂盐领域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公告显示,双方拟共同投资新建“磷酸二氢锂一体化项目”,项目技术路径为通过硫酸锂直接制备磷酸二氢锂,远期规划产能为20万吨。
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龙头代表,宁德时代、比亚迪逐步迎来更为广泛、壮大的“朋友圈”。
9月16日,华依科技公告称,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华依汽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依检测”)与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上海)”]为实现新能源动力总成测试领域的深度合作,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并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据介绍,华依检测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动力总成测试领域,已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测试试验体系与大数据库。协议显示,华依检测将依托其在新能源测试服务领域的技术,为宁德时代(上海)提供试验检测和技术服务以及相关的技术咨询,双方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