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份经济数据即将出炉。作为下半年的第一个月,7月成为观察经济修复情况的重要窗口期。机构预测,7月份CPI同比涨幅攀升,但稳物价的积极因素在持续积聚,PPI同比涨幅回落。随着人员流动和物流运输加速修复,旅游、餐饮等持续回暖,7月份消费有望迎来复苏。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8月10日,7月CPI、PPI数据将公布。除CPI、PPI外,本周还将发布新增贷款、M2、社会融资总额等数据。
专家普遍预计,7月份CPI同比涨幅攀升,但稳物价的积极因素在持续积聚,PPI同比涨幅回落。中金公司判断,7月CPI同比或从2.5%上升至3.2%,PPI同比或从6.1%放缓至4.6%。华创证券则预计7月CPI同比上行至2.8%左右,PPI同比回落至4%左右。
对于CPI上行的原因,华创证券认为有三个:一是猪价大幅上涨,7月猪肉批发均价环比分别上涨34.9%。二是蔬菜季节性上涨。7月,蔬菜批发均价环比上涨12.9%。夏季高温降雨天气影响蔬菜生长和运输,菜价上涨属于正常现象,7月涨幅基本仍在季节性区间内。三是受暑期假期出行、消费修复等因素影响,核心CPI环比或上涨0.3%左右。
7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两次下调,汽油累计下调660元/吨,柴油累计下调635元/吨,对CPI形成下拉压力。“两次成品油下调,推动CPI能源类价格显著回落,将为通胀降温。”民生银行表示。
猪肉价格方面,温彬表示,受前期产能去化和部分养殖户压栏影响,7月整体仍明显高于6月。但随着天气炎热需求回落,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猪肉价格近期有所调整。7月鲜菜价格有所上涨,成为当月CPI的上行拉动力量。但其涨价主要是由于全国多地出现连续多日的强降雨和高温天气,物流受阻产量收缩,带有季节性特征。
“在欧美经济衰退阴影下,近期原油、铁矿石、铜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一波下跌过程,国内钢材、煤炭价格也有所下行。”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预计7月份PPI同比会回落至5%左右,涨幅较上月大幅下降1.1个百分点,这种势头将在下半年持续。PPI涨势较快回落,一方面会显著减轻下游中小微企业的成本压力,同时也会对下半年国内物价整体保持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人员流动和物流运输加速修复,旅游、餐饮等持续回暖,7月份消费有望迎来复苏。在财政前置和精准发力之下,基建投资将加速反弹,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天风证券预计,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7.1%;社零当月同比增长5.0%;进口当月同比增长4.1%;出口当月同比增长17.4%;新增信贷1.6万亿;新增社融1.77万亿;M2同比增长11.9%。
作为一直以来拉动消费的主力,7月份汽车消费保持强劲。据乘联会数据,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177.0万辆,同比增长17.8%;新能源零售销量预计45.0万辆,同比增长102.5%。
华创证券预计7月社零增速为4%左右。1-7月固投累计增速为6.0%。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为9.8%,基建(老口径)累计增速为9.7%,地产投资累计增速为-6.2%。基建仍偏强,一方面对于下半年宏观调控而言,基建仍是重要抓手。7月28日政治局会议、7月29日国常会均表达了对基建的重视。另一方面,高频数据显示7月基建相关数据继续好转中。建筑业PMI回升、螺纹表观消费与水泥发运率同比收窄。